公司大规模裁员需要备案吗
时间:2024-12-25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我国是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世界上绝大部分手机都是在我国生产的,手机制造企业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就业,而近日一组装企业被曝光进行大规模的裁员,那么公司大规模裁员要不要备案吗?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公司大规模裁员的备案要求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企业需要裁员20人以上或者裁减人数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的百分之十以上,裁员方案需要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的百分之十以上,用人单位需要提前三十天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将裁减人员方案报告给劳动行政部门,才可以进行裁员:
- (一) 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
- (二) 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
- (三) 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
- (四) 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
在裁减人员时,应优先留用以下人员:
- (一) 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人员;
- (二) 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人员;
- (三) 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人员。
如果用人单位根据上述规定裁减人员,并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经济性裁员的时间和步骤
经济性裁员需要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 提前30天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提供有关生产经营状况的资料。在裁减人员时,既非职工的过错也非职工本身的原因,裁员总会给职工在某种程度上造成生活等方面的负作用,因此,在裁员前应听取工会或职工的意见。
- 提出裁减人员方案,包括被裁减人员名单、裁减人时间及实施步骤,以及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集体合同约定的被裁减人员的经济补偿办法。用人单位不得裁减以下人员: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人员;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征求工会或者全体职工对裁减人员方案的意见,并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 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裁减人员方案以及工会或者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听取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意见。
- 用人单位正式公布裁减人员方案,与被裁减人员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按照有关规定向被裁减人员支付经济补偿金,并出具裁减人员证明书。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先履行一方的中止履行条件
合同先履行一方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中止履行的法律规定。先履行方在对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或有其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下,可以中止履行。但若无确切证据,则需承担违约责任。中止履行后,应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后可恢复
-
合同终止的权利义务
合同终止的权利义务。文章详细阐述了合同终止的多种情形,包括债务履行、合同解除、债务抵销、债务人提存标的物等。同时,也介绍了合同终止后当事人的义务,如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等。文章还详细描述了合同解除的条件和程序,包括不可抗力、明确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等情形。
-
人身保险合同效力中止和效力终止的区别
人身保险合同中效力中止和效力终止的区别。其中,二者的触发条件、效果和补救方法均有所不同。合同效力中止是因投保人逾期未交保险费,可恢复;而合同效力终止是因一方严重违约,永久失效且无法恢复。投保人在签订合同时应了解这些区别以便正确处理。
-
如何维权:公司变相裁员对员工的影响与解决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公司在变相裁员时应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是根据员工在公司工作的年限来确定的,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如果员工在公司工作不满一年但超过六个月,也按一年计算支付。如果员工在公司工作不
-
公司大规模裁员需要备案吗
-
公司并购重组中被辞退的公司人员要如何维权
-
公司裁员的法定程序,公司裁员应支付哪些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