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定金 > 定金合同 > 定金合同当事人一方不按约定交付定金的处理

定金合同当事人一方不按约定交付定金的处理

时间:2024-07-12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6694
定金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关于它的知识也非常多,常常会有对定金的处理不是很了解。对此,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一起看看吧。

定金合同当事人一方不按约定交付定金的处理

一、少交或多交定金的处理

当事人订立定金合同或在合同中订立定金条款后,该定金合同、定金条款并不立即生效,定金的生效以当事人实际交付定金为准。根据《担保法》第90条规定,定金合同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说明定金合同在担保法中属于实践合同,而非诺成合同。如果当事人虽然约定了定金合同但没有履行的,定金合同不生效,因此,属于交付定金的一方当事人并不承担违约责任,法院也不可强制履行定金合同,要求当事人实际交付定金。

对于少交付定金的情况,《担保法解释》第119条规定: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视为变更定金合同,收受定金一方提出异议并拒绝接受定金的,定金合同不生效。另外,在实践中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当事人既接受不足额的定金,又提出异议的,该异议是否具有法律意义,司法解释未予涉及。对此,一般认为,当事人已接受的不足额的定金,为实际生效的定金范围。

对于多交付的定金,除超过法律规定的限额外,已交付的定金为实际定金范围,成立金钱质,当事人各方均在实际交付的定金上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二、定金的限额及超出限额的处理

定金担保为约定的担保方式,应当贯彻合同自由的原则,当事人有权约定定金的数额。依照《民法通则》的规定,除非法律已经对定金的数额比例有所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任何数额的定金担保。为更好地发挥定金担保的作用,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正当利益,贯彻民法的诚实信用原则,有必要对定金担保的限度规定一般条款,以适当限制当事人约定的定金数额。

因此,《担保法》第91条规定: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此为强行法规范。违反限制定金数额的强行法规范,而约定高额定金的行为无效。当事人约定的定金数额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的,除非定金合同有其他无效的原因存在,定金合同关于定金数额的约定仍然有效,仅超出主合同标的额20%的部分无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误区一:追求一步到位的购房

    购房过程中的七大误区。首先指出许多人追求一步到位的购房心理,建议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购房时机和方式;其次提醒购房者不应只买涨不买跌,要理性看待房价波动;接着指出等钱够了再买房的观念已经过时,鼓励有能力者考虑按揭购买;同时提醒购房者避免盲目跟风进行房产

  • 购房定金合同纠纷处理方法

    购房定金合同纠纷的处理方法。首先确认合同效力,如果合同无效则定金应全部返还。其次确认协议是否存在欺诈等情况,存在欺诈则协议可撤销并返还定金。在协议合法有效的情况下,需确定违约方身份。此外,签订定金协议需谨慎,避免纠纷,任何承诺最好以书面形式落实。对于

  • 异地购房的法律注意事项

    异地购房的法律注意事项。购房者在异地购房前需评估经济实力、熟悉贷款政策、实地考察、确认开发商合法性、考虑房产升值空间,并确保购房款项安全。只有综合考虑风险与收益因素,才能做出理性的异地购房决策。

  • 购房合同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购房合同中常见的六个问题及其应对措施。包括售房者五证不全、公摊面积不明确、书面通知不清晰、所售房屋已抵押、物业管理公约不签订以及各方责任范围不清等问题。购房者应在签订合同时仔细核查证件、明确公摊面积和处理方法、约定书面通知形式、核实房屋抵押情况并签订

  • 定金合同的种类及性质
  • 按市场价出售经济适用住房的限制
  • 楼盘广告中的“零首付”存在的问题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