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属于民事纠纷范畴,而在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因此,在主张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的案件中,应由起诉方承担举证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如果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由于客观原因无法自行收集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进一步调查收集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负责调查收集证据。人民法院在审查核实证据时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进行审查。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第三条的规定,如果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被认定无效,一方当事人请求对方赔偿损失,就应当承担举证责任,证明对方存在过错、损失的大小以及过错与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如果损失的大小无法确定,一方当事人请求参照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建设工期、工程价款支付时间等内容来确定损失的大小,人民法院可以综合考虑双方过错程度、过错与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等因素作出裁判。
一旦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被认定为无效,其后果如下:
如果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被认定为无效且尚未履行,双方不得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已经取得的对方财产,如履约保证金等,应予以返还。如果造成了损失,双方应根据过错承担相应责任。
(1) 在价款结算方面,如果承包人的建筑材料和劳务活动已经物化为工程实物,无法简单恢复到原状,那么只能进行折价补偿。关于折价补偿的方式,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如果建设工程经过竣工验收合格,当事人请求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价款,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如果建设工程经过竣工验收不合格,修复后经竣工验收合格,发包人请求承包人承担修复费用,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如果修复后经竣工验收仍不合格,承包人请求支付工程价款,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发包人对于建设工程不合格也存在过错,应承担相应责任。
(2) 在工程质量方面,承包人有责任对施工质量负责。即使合同被认定为无效,承包人仍需履行法定义务,在建筑物的合理使用寿命内,必须确保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的质量,并在质保期内承担质量保修义务。
(3) 在其他损失的索赔方面,由于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条款无效,损害赔偿的请求方应提供相应的实际损失依据。
如果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被认定为无效且尚未完工,双方不再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已经履行的部分,应参照工程完工的处理规则进行处理。
即使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被认定为无效,承包人依然可以依据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的规定主张工程价款的优先受偿权。工程价款的优先受偿权是法律规定的,不依赖于合同的有效性而存在,因此即使合同无效,承包人的法定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仍然有效。
房产交易中阴阳价格的履行问题,指出应根据情况按照阳合同或阴合同履行。同时明确了阴阳合同的法律效力,房产中介需承担法律责任。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可能无效,但应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无效合同的相关法律规定及其情形。无效合同引起的纠纷适用诉讼时效规定,追诉时效适用于刑事案件。合同无效纠纷的起诉时效为三年。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欺诈和胁迫、恶意串通、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以及格式条款和免责
建筑工程中无效工程款是否属于不当得利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取得利益且给他人造成损失。建筑工程合同无效不属于不当得利范畴,而是根据相关法律解释进行处理。最新民法典也对此做出了规定,针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的不同情况,分别提出了不
如何处理无效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以及如何进行合同审查。对于无效合同,处理办法是由过错方赔偿损失,损失大小无法确认的,法院会结合双方过错程度等因素作出裁判。在审查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时,需对发包方和承包方的资质、资金、施工能力、社会信誉和财务情况等方面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