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履行后违反有关规定怎么办
时间:2023-12-21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一些人在合同履行之后才发现对方有违法相关规定的情况,因为对方违反有关规定,导致自己有一定损失。面对对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出现这种违法的行为,很多人也想要进行处理,那合同履行后违反有关规定怎么办?听一听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出的详细讲解。
合同履行后违反有关规定的处理方法(《合同法》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追究违约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7条的规定,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情况下,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合同中违约责任的确定
违约定义及原因
合同违约是指不履行、不适当履行、迟延履行合同义务的情形。合同主要原因有三点,即当事人法律意识淡薄、文化知识局限、对主要条款重视不够。此外,合同执法偏宽客观上纵容了违约行为的发生。合同的违约不仅损害了合同的严肃性,也不利于保证交易安全,同时还有损于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可能导致丧失国际市场,进而不利于对外交流与合作。入世后,对合同纠纷案件的执法力度需要加大。
审理中需要明确的问题
在审理合同纠纷案件时,应明确以下一些问题:1. 违约责任的构成及归则原则:过错责任原则指违约方只有在违约方有过错的情况下才能承担违约责任。2. 无过错原则:根据合同法第107条的规定,法院在审理合同案件时,只要查明当事人确没有履行合同的事实,并排除了不可抗力的外在原因,即可认定当事人构成违约,无需进一步证明过错。
最新资讯(《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
《民法典》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起诉不履行合同的一方
如何起诉不履行合同的一方。当事人需向法院提交起诉状、证据清单、证据材料和身份信息。管辖法院可以是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履行合同义务。如一方违约,需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责任,损失赔偿额
-
合同履行期限的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关于合同履行期限的确定问题。合同应约定明确的履行期限,若未约定,双方可协商补充。对于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情况,包括质量要求、价款、履行地点等,都有具体规定。特别是履行期限不明确时,双方可随时履行,但需给对方必要准备时间。
-
一、合同履行不履行的起诉程序
合同履行不履行的起诉程序与责任承担。当原告发现对方未履行合同承诺时,需递交诉状及相关证据到人民法院,经审查后受理并预交诉讼费。不履行合同的一方需承担支付价款、报酬及逾期利息的责任,除非存在特定情况如法律上不能履行等。同时,当质量不符合约定时,违约方应
-
合同履行原则及义务
合同履行原则、履行方式和抗辩权的运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需全面履行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履行方式包括运输、交货、结算等,需按合同约定的方式进行。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行使抗辩权,但须满足法定条件并搜集证据通知对
-
后合同义务的特点
-
要求履行合同是否有诉讼时效的限制
-
合同到期不履行的诉讼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