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调解,又称为诉讼调解,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司法调解是在人民法院法官的主持下,当事人双方通过处分自己的权益来解决纠纷的一种重要方式。司法调解以当事人之间私权冲突为基础,以当事人一方的诉讼请求为依据,以司法审判权的介入和审查为特征,以当事人处分自己的权益为内容,实际上是公权力主导下对私权利的一种处分和让与。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当事人在选择调解方式时,需要了解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与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两种调解途径的区别。
在交通事故处理实践中,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的这两种调解途径存在较大区别。
首先,主持部门不同。公安机关调解是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办案人员来主持,而民事诉讼则是由人民法院的法官来主持。
其次,调解的程序不同。诉讼调解已进入诉讼程序,在诉讼过程中产生权利与义务关系。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调解则是依当事人申请而进行的行政活动,是交通事故处理行政程序的一个步骤。
第三,法律效力不同。经过公安机关调解后达成的调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力,但是司法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力。
第四,经历的时间不同。公安机关调解程序简单,效率高,一般情况下,自提出申请后10日内就能够完成调解。由于目前没有专门的交通法庭,所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时间要远远大于公安机关调解的时间,当事人应做好充分的时间准备。
第五,当事人解决纠纷所需的成本不同。
最后,救济渠道不同。先经过公安机关调解,如果未达成协议或达成协议不履行,仍然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解决。如果直接进入诉讼程序,如果未达成协议或达成协议不履行,法院可以通过判决或强制执行的方式解决争议。当然,当事人也可以进行上诉。
交通事故调解书的必要性及其在调解过程中的作用。文章介绍了调解书应包含的内容,如依据、基本事实、损失情况、损害赔偿项目和数额等。同时,文章还详述了交通事故认定中的时间、地点、当事人身份和联系方式以及机动车牌号和保险凭证号的确认方法。最后介绍了交通肇事赔
交通事故中脸部受伤的赔偿标准,包括没有构成残疾和构成残疾两种情况下的赔偿内容。此外,文章还介绍了赔偿的诉讼程序,包括一审和二审的具体步骤。赔偿内容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多个方面。如果双方未达成协议或调解书生效后不执行,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
交通事故诉讼程序的法律要求。当事人提起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诉讼时,需递交起诉状并经过法院审查受理。之后进入审理前的准备阶段,包括发送起诉状、被告提交答辩状等。接着是开庭审理阶段,包括通知诉讼参与人、核对身份、宣布纪律等。法庭调查与辩论后,法院会进行调解或
交通事故赔偿诉讼的法定程序。该程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进行,包括起诉条件、起诉状的递交以及调解程序等步骤。起诉需符合相关条件,起诉状可书面递交或口头起诉并由法院记录。适合调解的纠纷可先行调解,除非当事人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