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捕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时间:2023-12-19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刑事强制措施是比较多的,而逮捕是属于最为严厉的强制措施,被逮捕的人一般会被追究刑事责任的,那么逮捕可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劳动合同解除与逮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当劳动者被公安机关逮捕时,根据逮捕是否被法院判刑来决定用人单位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被判刑,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被逮捕但尚未被判刑,用人单位则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解除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一)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二)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三)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四)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五) 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六)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逮捕期限的规定
犯罪嫌疑人的侦查羁押期限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犯罪嫌疑人的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有以下规定:1. 侦查羁押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两个月。对于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2. 对于特别重大复杂的案件,在较长时间内不宜交付审判的情况下,最高人民检察院可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延期审理。3. 对于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以及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的期限届满不能侦查终结的情况下,可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延长二个月。4. 对于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依照本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延长期限届满,仍不能侦查终结的情况下,可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再延长二个月。5. 对于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情况下,侦查羁押期限从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计算,但不得停止对其犯罪行为的侦查取证。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情况下,也可以按其自报的姓名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通过以上规定,可以清楚了解劳动合同解除与逮捕的相关法律规定以及逮捕期限的具体规定。这些规定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并确保侦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合同期满,用人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劳动合同期满时,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多种情形,包括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患职业病或工伤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医疗期内的劳动者、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职工等。同时,劳动者违约离职需承担的责任和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的经济补偿也
-
劳动合同纠纷中的反诉权
劳动合同纠纷中的反诉权,包括被告人是否可自行决定是否进行反诉,以及反诉和诉的合并的相关法律规定。同时,文章还详细列举了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无需支付补偿金的情形,包括劳动者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等。另外,也介绍了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况下
-
员工犯罪解除劳动合同是否需要进行赔偿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雇主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而无需进行赔偿,当劳动者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二)严重违反雇主的规章制度;(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雇主造成重大损害;(四)同时与其他雇主建立劳动关
-
劳动合同终止有补偿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终止时,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具体情形包括:劳动者根据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用人单位根据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根据法律规定解除
-
经济补偿金计算是否应包括加班工资?
-
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如何签订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