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劳动者在以下情形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的情况下,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未按时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支付的金额不足的情况下,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下,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劳动者权益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工资支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工资应以货币形式支付,并按月支付,金额应根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约定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并由本人签收。
用人单位应发放工资凭证,以防止假工资单的出现。工资凭证可以包括存折和现金两部分,但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支付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并确保经济补偿金的全额支付。同时,工资凭证也可以提高劳动报酬的透明度。过去常用工资条的形式,劳动者凭借工资条可以了解自己的收入情况,同时也可以作为凭证在诉讼时作为证据使用。
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若工资支付推迟超过30天,则构成拖欠。
公司裁员赔偿标准的内容。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公司裁员时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补偿标准根据劳动者在公司工作的年限确定。详细列举了各种情形下公司需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包括解除劳动合同、协商解除等。对于劳动者月工资高于所在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情况
未签劳动合同离职是否可以要求双倍工资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离职后可要求支付双倍工资。同时,员工若同时签订两份劳动合同,将面临公司终止劳动合同的风险以及可能的经济损失赔偿。
我国劳动法对于旷工处罚的规定。劳动者旷工当天的工资不会支付,并可能会受到罚款。旷工的认定包括未按用人单位规定提供劳动、没有正当理由缺勤以及未经同意擅自缺勤。企业为处理旷工问题需建立规范的考勤制度,采取科学合理的考勤方式,并遵循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
延长医疗期后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问题,指出用人单位在医疗期内解雇劳动者需要支付双倍经济补偿。同时,用人单位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如劳动者患职业病、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等。此外,还详细阐述了工伤医疗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及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