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不会主动调查劳动关系的存在与否。只有当事人因客观原因无法自行收集证据时,人民法院才会进行调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或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无法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适当延长。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但予以训诫、罚款。
首先,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证据。
其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称为事实劳动关系。在事实劳动关系下,劳动者处于不利的弱势地位。一旦用人单位随意解除劳动关系或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将很难成功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如果劳动者的合法诉求得不到解决,将对劳动关系的和谐产生不利影响。
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要收集能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不要等到发生劳动纠纷时才去收集证据,要在劳动纠纷发生之前就开始注意收集那些可以用于认定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劳动者在未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往往缺乏维权意识,不懂得在平时工作中有机会时就应该收集一些能证明事实劳动关系的有力证据。
在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发生工伤,劳动者如何申请公司理赔的问题。劳动者可以通过提供工资支付凭证、身份证明文件、招聘记录、考勤记录和其他劳动者证言等证据来认定劳动关系。其中,部分凭证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劳动争议仲裁的意义及程序。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通过公正的裁决解决劳动争议的必要程序,需在我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进行。劳动争议仲裁的申请时效及所需证据种类和范围也被详细阐述。同时,文章强调了工作期间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的重要性。
突然离职与旷工行为的区别及后果。离职指员工终止劳动关系,而旷工是未经批准缺勤。突然离职可能导致用工单位采取制裁措施,如拒绝出具离职证明、要求赔偿或扣发工资。但单位在采取措施时需注意法律风险和证据充分性。
寒暑假劳动关系的认定。学生与雇主之间的关系被认定为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学生打工不受劳动法律保护。劳动关系的认定时间是从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需要满足主体资格、劳动管理和业务组成部分等要件。劳动者应收集相关证据以证明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