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中,调解是一项必经程序。在仲裁庭作出裁决之前,应先进行调解。如果调解成功,仲裁庭会制作调解书,明确仲裁请求和当事人达成的协议结果。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并加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印章,然后送达给双方当事人。一旦双方当事人签收调解书,该书即具备法律效力。
如果调解不成功或者调解书尚未送达时,一方当事人反悔,仲裁庭应及时作出裁决。
根据《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庭应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天内结束裁决。如果案情复杂需要延期,可以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并书面通知当事人。然而,延期期限不得超过十五天。如果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就该劳动争议事项进行进一步处理。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书的法律效力时间。调解书在当事人签收之日起生效,而裁决书则在送达后并不立即生效。当事人如对裁决书不服,可在15日内向法院起诉,否则裁决书将产生法律效力。仲裁裁决书和调解书的生效时间有所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便利和权益保障。该法缩短了仲裁审理期限,实行有条件的“一裁终局”制度,减轻了劳动者的维权时间和成本。同时,用人单位承担更多举证责任,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相关配套措施正在起草中,包括宣传普及这部法律以及制定有关仲裁工作
劳动争议仲裁的费用标准、支付方式以及具体的仲裁程序。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经费由财政保障。具体费用包括案件受理费和案件处理费,支付方式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仲裁程序包括组成仲裁庭、调查取证、仲裁调解和仲裁裁决等环节,整个流程应在一定时间内结束,如有需要可延
李某与劳服公司之间的劳动争议案件。李某在劳服公司工作期间,因工资福利待遇低及未参加社会保险等问题产生争议。案件分析涉及劳动仲裁时效和劳动保障监察时效的规定,以及不同观点对李某诉求的看法。最终,根据规定,李某的仲裁申请已超过时效,劳动仲裁和劳动监察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