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纠纷一般以属地管理为主。如果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所在地不一致,申请仲裁的当事人可以向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的管辖权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如果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将负责管辖。
首先,在劳动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申请人需要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请。申请人需要填写仲裁委员会提供的《申诉书》两份,并附上劳动合同、身份证复印件以及相关证据材料。
如果申请人是用人单位,还需要附上营业执照的有效影印件。
对于复杂的纠纷或造成较大损失的情况,建议委托不超过两名律师参加仲裁活动。
劳动争议案件一般由申诉人提供证据。然而,如果劳动争议是由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引起的,用人单位有责任提供证据。
一旦仲裁庭确定了时间和地点,申诉人必须按时参加庭审。如果申诉人没有正当理由未到庭,将被视为撤诉处理。被诉人如果没有正当理由未到庭,仲裁庭可以进行缺席审理并作出缺席裁决。
如果对裁决结果不满意,申诉人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在期限内没有起诉,裁决将具有法律效力。
在申请仲裁时,还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1. 劳动争议申诉书三份;
2. 工商局查询用人单位工商登记资料一份,费用60元;
3. 劳动者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4. 证据资料复印件三份,例如劳动合同或协议、工资单、工牌、上班打卡记录、同事的证人证言等。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中的医疗期定义及病假天数的规定。根据工作年限,病假的医疗期最高可达24个月,对于特殊疾病可以适当延长。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病假工资的计算原则,包括短期病假工资和连续病假工资的计算方法和系数。
被解雇后提起诉讼的注意事项,包括选择正确的被告、提供关键证据和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请求事项和金额。同时,文章介绍了劳动纠纷诉讼的证据类型,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最后提供了劳动争议起诉书范本。劳动者在面临解雇纠纷时,应了解这些注意事项和证据类
劳动纠纷发生后的调解期限及相关规定,指出劳动争议的调解期限通常为30天。文章还介绍了常见的劳动纠纷类型,包括用人单位与职工之间的劳动纠纷以及劳动合同引发的劳动纠纷。其中,开除、除名、辞退职工以及职工辞职、自动离职等情况是产生劳动纠纷的重要原因。
赵某与公司之间的劳动合同纠纷。赵某被公司违法调岗后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经过法院审理,判决公司支付赵某工资差额和经济补偿金,维持了一审法院的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