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10月,赵某受聘于某公司,担任售后经理,每月工资为3500元。2010年11月,公司与赵某补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约定工作期限自2009年9月20日至2012年9月19日。
2012年5月4日,公司未经双方协商一致决定将赵某调岗。赵某于5月10日以公司未经协商调岗降薪等为由,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他要求公司支付5月份的工资差额和经济补偿金等。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支持了赵某的请求。然而,公司不服此决定,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审理认为,根据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赵某的工作岗位已明确约定。未经双方协商一致,公司调换赵某工作岗位属于违法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因此,法院判决公司与赵某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公司支付赵某2012年5月份的工资差额和经济补偿金,总计11700余元。法院驳回了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宣判后,公司和赵某均不服此判决,双方均提起上诉。
二中院审理后认为,原判适用法律正确,因此驳回了双方的上诉,维持了一审法院的判决。
建筑工地拖欠农民工资的法律处理方式。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时,劳动行政部门有权采取相应措施。农民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维权,如协商、投诉、仲裁和诉讼等,并可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未签订劳动合同后辞职是否可以申请补偿金的问题。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辞职时可以申请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需支付二倍工资。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如何签订劳动合同,包括检查企业是否合法注册、确保劳动者与企业地位平等、使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
离职补偿金的计算方式。按照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离职补偿金依据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补偿标准取决于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同时,用人单位未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行为违法,应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以保护劳动者
克扣工资是否可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及经济补偿金的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公司克扣工资属于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形,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但需注意,在特定情况下如法律明确规定、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等,克扣工资可能并不属于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