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赵某受聘于某公司,担任售后经理,每月工资为3500元。2010年11月,公司与赵某补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约定工作期限自2009年9月20日至2012年9月19日。
2012年5月4日,公司未经双方协商一致决定将赵某调岗。赵某于5月10日以公司未经协商调岗降薪等为由,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他要求公司支付5月份的工资差额和经济补偿金等。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支持了赵某的请求。然而,公司不服此决定,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审理认为,根据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赵某的工作岗位已明确约定。未经双方协商一致,公司调换赵某工作岗位属于违法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因此,法院判决公司与赵某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公司支付赵某2012年5月份的工资差额和经济补偿金,总计11700余元。法院驳回了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宣判后,公司和赵某均不服此判决,双方均提起上诉。
二中院审理后认为,原判适用法律正确,因此驳回了双方的上诉,维持了一审法院的判决。
公司单方面调整岗位劳动者不接受并辞职时,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给予经济补偿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劳动法,经济补偿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支付。调岗降薪需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否则属违法行为。员工在辞职时是否可以要求赔偿需视情况而定。
公司是否可以随意调整孕妇岗位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公司不得因怀孕等原因降低女职工工资或解除劳动协议。调岗需遵循规则,不得降低基本工资,岗位跨度不能过大,并需考虑个人现状和从业资格。孕妇遭遇无理由调岗可申请劳动仲裁。案例中的公司降低
关于调岗的法律解析,详细说明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调岗的情形以及用人单位法定单方对劳动者调岗的情形。在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时,用人单位可以变更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调岗。此外,对于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不能胜任工作的情况,用人单位可以调岗,这些情况
单位员工调岗的法律规定和条件。调岗情形包括双方协商、员工不胜任工作、用人单位生产经营需要和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等。变更劳动合同需书面协议,未签订书面合同则以实际履行时间和是否违反法律等条件来判断调岗有效性。调岗条件基于劳动合同约定,用人单位可根据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