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劳动能力鉴定怎么处理
时间:2024-11-07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我们都知道进行工伤鉴定之后就会赔偿,那就需要去进行一个劳动能力鉴定出工伤造成的对自己的影响,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产生了纠纷解决途径有很多,比如:调解、仲裁、诉讼。那么,要是对劳动能力鉴定不服怎么办? 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不服劳动能力鉴定怎么处理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劳动能力鉴定不服处理方式
再次鉴定申请的程序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6条的规定,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单位或个人,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民事诉讼中重新鉴定申请的处理方式
根据上述规定,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但在收到鉴定结论后15日内未提起再次鉴定申请,或者当事人不服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具有最终效力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而未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却在民事诉讼中提出重新鉴定申请的,法院在民事诉讼中应予驳回或不予受理。这是因为,劳动能力的鉴定只能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设立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其他任何单位和部门均无权进行。当事人对劳动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行政诉讼中要求法院重新鉴定,但不能在民事诉讼中要求重新鉴定。如果一方当事人在民事诉讼进行中因劳动能力鉴定结论问题向人民法院提起了行政诉讼,则民事诉讼应当中止进行,待行政诉讼结案后,再根据行政诉讼的判决结果,决定是否恢复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判决对民事诉讼的影响
如果行政诉讼确认了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民事诉讼应恢复进行。如果行政诉讼撤销或否定了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并组织或指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重新鉴定,民事诉讼应等待新的鉴定结论出现后,再恢复民事诉讼。
总结
每个人选择解决矛盾的方式不同,但是在处理劳动能力鉴定不服的情况下,应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按照程序提出再次鉴定申请,或者在行政诉讼中要求法院重新鉴定。同时,应注意在民事诉讼中不得要求重新鉴定,以避免法院驳回或不予受理。在解决纠纷时,务必冷静理性,寻找合适的解决办法。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能力鉴定费用的支付责任
劳动能力鉴定费用的支付责任问题。初次鉴定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若购买工伤保险则由保险基金支付;再次鉴定费用由申请人预先缴纳,结论不一致时由保险基金或用人单位承担;复查鉴定费用同样由申请人预先缴纳,结论不一致时由相关责任方承担。
-
苏州伤残赔偿标准
苏州的伤残赔偿标准,包括伤残补助金的支付标准、计算方法以及伤残等级划分标准。文章详细说明了不同伤残等级对应的补助金支付月数,并解释了本人工资的计算方法。同时,文章还通过实例说明了伤残补助金的计算过程。最后,文章概述了不同伤残等级的具体划分标准。
-
工伤伤残鉴定申请范文
工伤伤残鉴定的申请流程及相关事项。职工在工伤后,若存在残疾和影响劳动力的情况,可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鉴定申请,并按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审核材料后组织专家进行鉴定,并在规定时间内作出鉴定结论。结论不服可申请再次鉴定,并由省级劳动能力
-
劳动能力鉴定的必要性
劳动能力鉴定的必要性。劳动能力鉴定是确定劳动者因工伤致残后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的过程,不仅提供公平结论,也是劳动者退休、退职的依据。其正确结论为调换工作岗位和恢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保障职工享受物质帮助和劳动就业权利,并为工伤认定提供政策、标准依据。该
-
临时工工伤期间不上班是否有工资待遇?
-
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纠纷的赔偿标准
-
工伤复查说骨折线模糊能评得上等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