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婚姻法司法解释一》有效时期为2020年12年31日止,届时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释颁布替换。
现行法律规定: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确认婚姻效力的判决,适用一审终审制,婚姻关系的解除是变更之诉,所以不适用一审终审。
因为我国法律关于婚姻效力的判决采取一审终审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宣告婚姻无效案件,对婚姻效力的审理不适用调解,应当依法作出判决;有关婚姻效力的判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涉及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的,可以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另行制作调解书。对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问题的判决不服的,当事人可以上诉。根据此条之规定可看出,采取一审终审制的仅限于婚姻效力的判决,而对于涉及的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问题则适用两审终审制。
一审终审是审理制度的一种,涉及到选民资格案件或重大、疑难的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审理;其他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一般一审终审的案件,由法院的判决为终审判决,当事人不得上诉。
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可以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主体,包括婚姻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利害关系人包括:
1.以重婚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为当事人的近亲属及基层组织。
2.以未到法定婚龄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为未达法定婚龄者的近亲属。
3.以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为当事人的近亲属。
4.以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为与患病者共同生活的近亲属。
行政许可的分类以及相关的行政诉讼程序内容。从行政许可的性质和功能出发,将行政许可分为普通许可、特许、认可、核准和登记五大类。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行政诉讼程序的相关法律规定,包括申请复议、提起诉讼、审理和判决等方面的内容。
中国民事案件中上诉程序的相关法律规定。文章介绍了上诉到开庭的时间没有明确规定,但第二审审结期限有限。同时详细阐述了民事案件上诉的条件,包括原告与案件的直接利害关系、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以及案件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和管辖等。文章还指出
民事诉讼案件开庭时间的相关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开庭时间与送达和适用程序有关。简易程序案件当事人收到应诉材料后15日内开庭,普通程序案件需30天后开庭。对于被告下落不明的案件,公告送达期限为60天。民事案件立案及开庭时间具体程序包括立案通知、答辩
法院申请支付令的流程及要求。申请人需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申请书,经过受理、审查、异议等环节,若债务人不提出异议且支付令有效,可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债务人清偿债务。支付令适用于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合法的金钱或有价证券的给付请求,且请求已到期、数额确定,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