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单位未按合同约定执行属于合同违约,建设单位有权要求施工单位按合同约定履行,并要求其承担因此造成的损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第一百零八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要求其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承担违约责任。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如果经营者对消费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存在欺诈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应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
和解是指建设工程纠纷当事人在自愿友好的基础上,通过互相沟通和谅解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绝大多数纠纷都可以通过和解解决。
调解是指建设工程当事人在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发生纠纷时,通过第三方依据道德和法律规范,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促使双方作出适当让步,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方法。
仲裁,也称为“公断”,是当事人双方在纠纷发生前或发生后达成协议,将纠纷交给第三方进行裁决的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
诉讼是指建设工程当事人依法向人民法院请求行使审判权,审理双方之间的纠纷,以解决纠纷的审判活动。如果合同双方未约定仲裁协议,则只能通过诉讼来解决纠纷。
失信人员签订的合同效力问题。失信人员通过欺诈手段签订的合同无效,涉及较大金额可能构成犯罪。同时,《合同法》规定了一些合同无效的情形。对于失信被执行人,法院可以进行信用惩戒并限制其高消费,包括限制乘坐高档交通工具、高消费场所消费等行为。
业主和监理单位在工程承包过程中与“有经验的承包商”的交往。承包商熟悉承包方式和合同条件,而业主和监理单位需应对工程招标、施工监理等过程。政府应推动工程监理企业在工程上承担施工招标代理和施工监理的服务。在合同履行中,业主需承担相应责任并处理索赔事件,监
因工期滞后而导致合同终止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在施工单位因未能按时完成施工导致工期延误,且在建设单位催告后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完成的情况下,建设单位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施工单位承担违约责任。合同解除后的相关事宜也进行了详细阐述。
我国关于执行法官回避的决定权的问题。院长一般决定执行法官的回避,但如果执行法官是院长本人,则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在特定情况下应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申请他们回避,包括是当事人或近亲属、与案件有利害关系、与当事人有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审理的关系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