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执行程序 > 执行中止和终结 > 剐蹭民警正在执行职务警用车辆如何处罚

剐蹭民警正在执行职务警用车辆如何处罚

时间:2023-12-09 浏览:8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4829
人民警察在执行公务活动时,往往需要使用警用车辆的,而遇到执行公务的警车时,其他车辆要注意避让,那么剐蹭民警正在执行职务警用车辆怎样进行处罚?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剐蹭民警正在执行职务警用车辆如何处罚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相关通知的规定,驾车冲撞、碾轧、拖拽、剐蹭民警,或者挤别、碰撞正在执行职务的警用车辆的行为,根据《关于依法惩治袭警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的规定,应当酌情从重处罚。

暴力袭警行为的定罪处罚

根据该指导意见的规定,对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民警实施暴力袭击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五款的规定,应当以妨害公务罪定罪从重处罚。具体行为包括撕咬、踢打、抱摔、投掷等对民警人身进行攻击,以及对民警正在使用的警用车辆、警械等警用装备进行打砸、毁坏、抢夺的行为。如果对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民警实施暴力相威胁,符合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也应当以妨害公务罪定罪处罚。对于醉酒的人实施袭警犯罪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而对于教唆、煽动他人实施袭警犯罪行为或者为他人提供工具、帮助的行为,也应当以共同犯罪论处。对于袭警情节轻微或者辱骂民警,尚不构成犯罪,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依法从重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暴力袭警行为的从重处罚情形

根据该指导意见的规定,实施暴力袭警行为的,如果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应当酌情从重处罚:1.使用凶器或者危险物品袭警、驾驶机动车袭警;2.造成民警轻微伤或者警用装备严重毁损;3.妨害民警依法执行职务,造成他人伤亡、公私财产损失或者造成犯罪嫌疑人脱逃、毁灭证据等严重后果;4.造成多人围观、交通堵塞等恶劣社会影响;5.纠集多人袭警或者袭击民警二人以上;6.曾因袭警受过处罚,再次袭警;7.实施其他严重袭警行为。对于构成犯罪的暴力袭警行为,一般不得适用缓刑。

驾车冲撞、碾轧、拖拽、剐蹭民警和警用车辆的处罚

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驾车冲撞、碾轧、拖拽、剐蹭民警,或者挤别、碰撞正在执行职务的警用车辆,危害公共安全或者民警生命、健康安全的行为,应当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酌情从重处罚。如果暴力袭警行为导致民警重伤或死亡,符合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应当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酌情从重处罚。

抢劫、抢夺民警枪支的处罚

如果对民警抢劫、抢夺枪支的行为符合刑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应当以抢劫枪支罪、抢夺枪支罪定罪处罚。

民警在非工作时间的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等法律的规定,民警在非工作时间依照法律履行职责的行为,应当视为执行职务。

对民警非执行职务期间袭警行为的处罚

如果在民警非执行职务期间,对其实施暴力袭击、拦截、恐吓等行为,符合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九十三条等规定,应当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寻衅滋事罪等定罪,并根据袭警的具体情节酌情从重处罚。

处理袭警违法犯罪行为的要求

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要加强协作配合,对袭警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快速处理、准确定性、依法严惩。首先,要依法及时开展调查处置、批捕、起诉、审判工作。民警应当依法予以制止袭警行为,并妥善保护案发现场,控制犯罪嫌疑人。负责侦查办理袭警案件的民警应当全面收集、提取证据,特别是注意收集现场执法记录仪和周边监控等视听资料、在场人员证人证言等证据,查清案件事实。对于造成民警或他人受伤、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进行鉴定。在处置过程中,民警依法依规使用武器、警械或其他必要措施制止袭警行为,受法律保护。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的袭警案件,应当慎重作出不批捕、不起诉决定,对于符合逮捕、起诉条件的,应当依法尽快予以批捕、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及时审判,严格依法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责任。其次,要依法适用从重处罚。暴力袭警是刑法规定的从重处罚情形,对于这类案件的办理,要准确认识袭警行为对国家法律秩序的严重危害,不能将其等同于一般的故意伤害行为。在确定犯罪性质时,要综合考虑袭警行为的手段、方式以及对执行职务的影响程度等因素,准确定罪性质,从严追究刑事责任。对于袭警违法犯罪行为,不适用刑事和解和治安调解。在酌情从宽时,要从严把握从宽幅度。对于犯罪性质和危害后果特别严重、犯罪手段特别残忍、社会影响特别恶劣的犯罪分子,虽具有从宽情节但不足以从轻处罚的,依法不予从宽处罚。最后,要加强规范执法和法制宣传教育。人民警察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标准正确履职,特别是要规范现场执法,以法为据、以理服人,妥善化解矛盾,谨慎使用强制措施和武器警械。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要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对于社会影响大、舆论关注度高的重大案件,要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通报案件进展情况,澄清事实真相,并结合案情释法说理,说明袭警行为的危害性。要适时公开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向社会揭露袭警行为的违法性和严重危害性,教育人民群众遵纪守法,在全社会树立“敬畏法律、尊重执法者”的良好法治环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失信人员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

    失信人员签订的合同效力问题。失信人员通过欺诈手段签订的合同无效,涉及较大金额可能构成犯罪。同时,《合同法》规定了一些合同无效的情形。对于失信被执行人,法院可以进行信用惩戒并限制其高消费,包括限制乘坐高档交通工具、高消费场所消费等行为。

  • 执行法官回避的决定权

    我国关于执行法官回避的决定权的问题。院长一般决定执行法官的回避,但如果执行法官是院长本人,则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在特定情况下应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申请他们回避,包括是当事人或近亲属、与案件有利害关系、与当事人有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审理的关系等情况。

  • 拿刀袭击交警将其砍伤如何办

    本文介绍了拿刀袭击交警将其砍伤的行为构成袭警罪,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7条进行了刑罚规定。根据该法条,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罚金。对于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行为,

  • 属于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警察的行为有哪些

    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行为包括实施撕咬、踢打、抱摔、投掷等人身攻击行为;实施打砸、毁坏、抢夺民警正在使用装备等行为。对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民警实施下列行为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五款规定的“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应当以

  • 法院执行案件和解后执行费的退回规定
  • 喝酒后袭击警察是什么罪
  • 交警被投诉会怎样处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