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事纠纷中,如果对方同意私了,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从而使案件得以销案。私了即是指双方自愿地坐下来,以和平的心态商议解决具体问题。即使案件已经进入强制执行阶段,法律也没有规定在此期间不允许和解。
在这类纠纷中,通常会约定侵害方赔偿受害方经济损失(赔偿数额通常大于实际损失),而受害方则不追究侵害方的刑事责任。对于此类私了协议的效力应如何认定存在不同的看法。
一些人认为此类协议是有效的,主要理由是该私了协议是当事人自愿签订的结果,符合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并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然而,还有人认为此类协议是无效的,因为它们是侵害人为了逃避刑事责任而签订的,属于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
对于私了协议的效力,应当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受害人所受伤害属于轻伤以下,不构成刑事犯罪,那么私了协议是有效的。
然而,如果受害人所受伤害属于轻伤及轻伤以上,那么私了协议应当被视为部分有效部分无效。在民事赔偿部分,私了协议是有效的,因为它是双方自愿约定的,体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没有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法律也无需过多干涉。
然而,在免除侵害人刑事责任部分,私了协议是无效的。刑法属于公法,故意伤害侵害的法益不仅仅是受害人的身体权、健康权,还侵害了国家的公共管理秩序。因此,仅凭受害人的谅解并不能免除侵害人的刑事违法性。追究侵害人的刑事责任也不是受害人能够控制的,因此,免除刑事责任部分的约定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是无效的。
民事纠纷的官司流程以及其他解决方式。在官司流程方面,文章详细阐述了起诉、提交起诉材料、提交书证、立案审查、预交诉讼费用、开庭审理、判决生效等步骤。另外,还介绍了自力救济和社会救济两种常见的民事纠纷解决方式,包括自决、和解、调解和仲裁等。
律师在诈骗案件中的角色。根据法律规定,受害人可以委托律师起草控告书或举报书,但律师不能代替受害人向公安机关报案。同时,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有权自行辩护或委托辩护,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也有义务保障其辩护权利。
原告能否给证人钱财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原告不得给证人钱财。证人出庭需经法院许可,其证言需经过质证查实才能作为定案依据。同时,保障证人的安全十分重要,对于特殊案件的证人还有特殊保护措施。证人因作证而支出的费用可以得到补助。
检察院在沟通期间对案件侦查的影响。检察院在办理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时,如发现职务犯罪线索,应及时与监察机关沟通。沟通期间不得停止侦查,并要及时报告上一级检察院。根据案情不同,侦查终结后的案件将分别作出移送审查起诉或撤销案件的处理决定。检察院自己立案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