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裁决是指仲裁庭对当事人之间所争议的事项作出的裁决。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裁决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任何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1. 先行裁决
先行裁决是指在仲裁程序进行过程中,仲裁庭就已经查清的部分事实所作出的裁决。根据《仲裁法》第55条的规定,仲裁庭在仲裁纠纷时,如果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2. 最终裁决
最终裁决是指仲裁庭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就当事人争议的全部事项作出的终局性判定,即通常意义上的仲裁裁决。
3. 缺席裁决
缺席裁决是指在被申请人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未经许可中途退庭情况下,仲裁庭作出的裁决。根据《仲裁法》第42条第二款的规定,被申请人经过书面通知后,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未经许可中途退庭,仲裁庭可以作出缺席裁决。
4. 合意裁决
合意裁决是指仲裁庭根据当事人达成的协议内容作出的仲裁裁决。合意裁决包括根据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的协议而作出的仲裁裁决,以及根据经仲裁庭调解双方达成的协议而作出的仲裁裁决。
处理内容不明确的仲裁协议的三种方法。首先,鼓励当事人自行协商补充完善仲裁协议;其次,在仲裁机构发现协议缺失必要要素时,可以要求当事人补充完善;最后,人民法院在审查仲裁协议时,应理解仲裁与法院裁判是两种并列的解决争议的途径,只要当事人有仲裁意愿,就应尽
按份保证和连带保证的概念和特点。按份保证指共同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保证份额,各自承担约定的责任;连带保证则指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时,各保证人对债权人承担连带保证责任,但内部仍有份额划分。两种保证方式下,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均可向主债务人追偿,且其他保证人
涉外仲裁裁决的撤销和不予执行程序的详细步骤。包括当事人申请、提供证据、合议庭审查核实以及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等环节。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涉外仲裁及外国仲裁事项的两个通知,详细说明了撤销和不予执行涉外仲裁裁决的审查程序和时间限制。
仲裁代理人的特点及其在仲裁活动中的作用。仲裁代理人以被代理当事人的名义参加仲裁,必须在代理权限范围内行事,目的是维护被代理人的权益。代理人不能同时担任双方当事人的代理人。委托代理需提交授权委托书,明确委托事项和权限。仲裁当事人有权申请财产保全,但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