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判决是解决案件的实体问题,而裁定是解决诉讼中的程序事项。
2. 裁定可以在诉讼的各个阶段作出,一个案件可能会有多个裁定;而判决一般只能在案件审理终结时作出。
3. 裁定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口头形式;而判决只能采用书面形式。
4. 除了不予受理、对管辖权的异议、驳回起诉等裁定可以上诉外,其他裁定一律不准上诉;一审判决可以上诉。
民事判决是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根据法律对审理终结的诉讼案件或非诉讼案件,就当事人民事实体权利义务的争议,或确认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作出的决定。民事判决的书面形式就是民事判决书。
民事裁定是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或民事案件执行过程中,为保证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就发生的诉讼程序问题作出的决定。民事裁定的书面形式就是民事裁定书。
虽然民事裁定和民事判决都是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作出的决定,并具有法律效力,但二者存在以下不同:
1. 民事裁定解决诉讼中的程序问题,而民事判决解决诉讼中的实体问题。
2. 民事裁定所依据的是程序法,而民事判决所依据的是实体法。
3. 民事裁定可以在诉讼的过程中作出,而民事判决一般只能在案件审理终结时作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授予决定权归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除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会议的提议,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也可提出相关议案。关于革命烈士的认定和批准程序也进行了说明,包括因战牺牲和其他特殊情况的认定标准。
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条件和上诉与抗诉的区别。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情形包括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并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而上诉与抗诉在主体、法律后果、提出时间和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不同。
民事裁定书是否需要生效证明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民事裁定书不需要生效证明。最高人民法院的裁定以及依法不准上诉或超过上诉期没有上诉的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定。裁定书和判决书有所区别,包括解决问题的范围、发生法律效力的数量
判决书涉及民事、刑事、行政以及刑事附带民事的判决。在我国,依法准许上诉、抗诉的裁定,应当制作裁定书。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新规:法院生效的判决书从2014年1月1日起在互联网全面公布,除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未成年犯罪以及不宜“晒”的4类判决书外,公众均可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