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还款期限并不符合债务重组的定义。
根据债务重组的定义,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同意做出让步的行为。让步的内容是债权人同意以低于重组债务账面价值的金额偿还债务。这意味着债权人会承担债务重组损失,而债务人则获得债务重组收益。如果债权人没有做出让步,或者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的公允价值等于或大于债务的账面价值,或者债权人收到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的公允价值等于或大于债权的账面价值,都不属于债务重组,不需要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进行会计处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第八条的规定,如果采用修改其他条款的方式进行债务重组,债权人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确认和计量重组债权。
以资产清偿债务是指债务人通过转让资产给债权人来清偿债务的方式。债务人通常会使用现金、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等资产来偿还债务。在债务重组的情况下,以现金清偿债务通常是指以低于债务的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如果以等量的现金偿还债务,则不属于本章所指的债务重组。
债务转为资本是指债务人将债务转为资本,同时债权人将债权转为股权的债务重组方式。但是,如果债务人根据转换协议将应付可转换公司债券转为资本,这属于正常情况下的债务转资本,不需要作为债务重组处理。
对于股份有限公司来说,债务转为资本意味着将债务转为股本;对于其他企业来说,债务转为资本意味着将债务转为实收资本。债务转为资本的结果是,债务人增加股本(或实收资本),债权人增加股权。
修改其他债务条件是指修改不包括前述两种情形的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例如减少债务本金、降低利率、免去应付未付的利息等。
以上三种方式也可以组合使用,共同清偿债务。例如,一部分债务以资产清偿,另一部分债务通过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可能的组合方式包括:
(1) 一部分债务以资产清偿,另一部分债务转为资本;
(2) 一部分债务以资产清偿,另一部分债务修改其他债务条件;
(3) 一部分债务转为资本,另一部分债务修改其他债务条件;
(4) 一部分债务以资产清偿,一部分债务转为资本,另一部分债务修改其他债务条件。
中国债务重组准则的问题,指出了新债务重组定义的不足点。其中,“财务困难”不能独立作为债务重组的前提条件,因为对于续营价值小于清算价值的财务困难企业,应该进行破产清算。此外,对债权人让步的硬性规定存在问题,应该包括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偿还债务的情况,无论
公司破产时,根据破产法的规定,工人的工资和其他相关费用优先清偿的问题。破产企业的资产应首先用于支付工人的工资和安置问题,包括工资、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等。其他债务如欠缴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税款则按规定的清偿顺序支付。若破产财产不足,将按比例分配。这些
破产申请中的无效债务情况的相关法律规定。包括可撤销行为的起算点、债务人财产无效的情况、财产的追回、出资义务、质物和留置物的追回、非债务人财产的返还以及运输中的标的物返还等内容。对于涉及恶意欺骗行为的无效债务,管理人有权追回相关财产,并采取措施保护债权
公司破产重整期间的诉讼程序及债务处理方式。在破产申请受理后,相关民事诉讼或仲裁程序中止,管理人接管财产后继续。起诉需向受理破产申请的法院提起。债务不会因破产而消失,需通过破产清算或重整过程偿还。这些规定旨在保护债权人权益,为企业破产重整提供法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