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章程于公司解散时失效对吗
时间:2023-12-15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设立公司时需要制定公司章程的,公司章程要记录的内容是非常多,如公司的经营范围、公司股东等,那么公司章程是不是公司解散时失效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公司章程的失效时间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司章程并非在公司解散时失效,而是在公司终止后失效。具体来说,在公司清算结束并办理注销登记后,公司章程才会失效。
有限责任公司章程的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应当包括以下事项:
- 公司名称和住所
- 公司经营范围
- 公司注册资本
- 股东的姓名或名称
- 股东的出资方式、出资额和出资时间
- 公司的机构及其产生办法、职权、议事规则
- 公司法定代表人
- 股东会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
股东应当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
公司解散的情形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出现时,可以解散公司:
- 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其他解散事由出现。当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其他解散事由出现时,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可以决议解散公司。当然,股东也可以通过修改公司章程来延续公司。
- 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解散。股东(大)会作为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有权决定解散公司。
- 因公司合并或分立需要解散。
- 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被撤销。这种解散是行政强制解散,即当公司严重违反工商、税收、劳动、市场、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和规章,且对公司行为进行规制的相关主管部门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而取缔公司的主体资格。
- 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将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且无法通过其他途径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破产程序中的留守人员
企业破产程序中留守人员的定义和法律规定。留守人员是由清算组依法指定的协助清算组工作的人员,其职责包括核对债权债务、解决业务遗留问题和回答相关询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破产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等必须留守,以确保破产程序的顺利进行。留守人员的
-
个人破产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个人破产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发展方向。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能够保护个人债务人的利益,调动各利益主体的积极性,促进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也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的法律保障。虽然面临一些挑战,如消费需求和个人财产登记制度等,但个
-
可撤销行为的构成要件及其适用范围
可撤销行为的构成要件及其适用范围。文章介绍了可撤销行为的概念,包括其在破产程序中的重要性以及不同国家的立法模式。文章详细阐述了可撤销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和发生在破产程序开始前的临界期间。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可撤销行为的适用范围,涉及
-
法人解散和法人终止有什么区别
法人解散和法人终止的区别。法人解散是指因章程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开始清算,而法人终止则相当于退出舞台,可能是解散也可能是宣告破产等。法人解散并不意味着消失,需依法完成清算注销后才终止。法人解散的原因包括章程到期、股东决议解散、合并或分立等。解散后需清算,
-
改制为发起设立的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股权变更股东不签字怎么办
-
怎样注销公司流程及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