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虚假宣传,业主搜集被欺诈的证据,协商不成,到法院起诉,主张撤销合同,并且赔偿由于虚假宣传而造成的的损失。作为消费者,是否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商家虚假宣传是影响判决结果的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五十四条
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外,房地产买卖过程还受到《物权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规范的约束。因此,购房者在遭遇争端和不公正待遇时,应随时寻求法律途径维权。而最终与开发商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则是解决各项争端的重要依据,需要购房者斟酌每一个细节和可能存在争端的条款。
如果开发商构成了商品房买卖合同合同违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这是因为,购房广告构成了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内容。但《解释》是明确规定,开发商在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中,就其开发出售的商品房及相关设施所作的说明和允诺具体确定,有操作性,并由此对购房人决定订立合同以
购房者因开发商虚假宣传造成损失的,按实际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第十七条 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
商品房销售虚假广告,是指房地产开发商为了销售其所开发的商品房,通过一定的媒介和形式,采用不真实的、甚至是欺骗性的、误导性的宣传来直接或间接地介绍自己所开发的商品房的商业广告。商品房销售广告是一种广义上的广告,包括媒体广告、招贴广告、售楼书、开发商在现
对于开发商就商品房规划范围之外的相关设施进行的虚假宣传,即使不被视为合同内容,也不等于开发商不承担任何责任。据此,购房者可以要求开发商承担缔约过失责任,要求开发商对其遭受的损失进行损害赔偿。因此虚假宣传规划外的配套是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