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广告法 > 广告法法规 > 广告行业是否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

广告行业是否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

时间:2024-01-02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7670
当今社会下,在广告法的广告行为规范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疑问,那么针对从事广告行业可不可以进行不正当竞争,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给出了相应的答案,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从事广告行业是否涉及不正当竞争

一、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在广告活动中,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都禁止从事任何形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相关知识点

一、广播电台等出版单位发布违法广告的处罚

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音像出版单位如果发布违法广告,或者以新闻报道形式变相发布广告,或者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将依照相关法律对其进行处罚,并通报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主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主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也应当依法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进行相应处分。情节严重的情况下,还可以暂停媒体的广告发布业务。

二、有投资回报预期商品的广告禁止包含的内容

对于招商等有投资回报预期的商品或者服务广告,应当在广告中合理提示或者警示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责任承担,并且不得包含以下内容:

(一)对未来效果、收益或者与其相关的情况作出保证性承诺,明示或者暗示保本、无风险或者保收益等,除非国家另有规定;

(二)利用学术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受益者的名义或者形象进行推荐、证明。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电视新闻节目中插播广告是否违法?

    电视新闻节目中插播广告的法律问题。律师解答指出,如果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播出实质为广告的内容而未注明广告标记,使消费者产生误解,则违反了法律规定。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并与其他非广告信息相区别。违反广告法相关规定者,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将有权进行处罚。

  • 用了极限词需要赔偿消费者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关于使用极限词的规定。广告中禁止使用的极限词如“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若使用这些词汇侵犯了消费者利益,广告主需对消费者进行赔偿。法律规定了广告不得使用的各种情形,包括涉及国旗、国歌、军徽等内容的广告,以及虚假广告

  • 培训行业的代言问题

    培训行业的代言问题,强调了代言人需要遵守广告法的相关规定,广告内容不能对升学、考试等作出保证性承诺,不能暗示与考试机构有合作关系,也不能利用科研单位等机构的名义作推荐证明。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虚假广告的一些特征,如宣传治愈率、发布国家暂不准发布的疾病、

  • 虚假荣誉宣传如何处罚

    进行虚假宣传行为,不仅需要负担行政处罚的后果,还要对消费者进行相应的赔偿责任。虚假宣传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违反公认的商业准则,是一种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第24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停止

  • 虚假广告能要求赔偿吗
  • 公司网站被投诉虚假宣传怎么处理
  • 关于网络广告不正当竞争行为及其规则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