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侵权责任主体 > 校园侵权责任 > 学校对未成年人监管职责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学校对未成年人监管职责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时间:2023-10-20 浏览:5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7833

学校对未成年人监管职责的法律依据

《未成年人保护法》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学校对未成年学生的监管职责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以下是该法律对学校的要求: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

根据第十七条的规定,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未成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未成年学生全面发展。

尊重未成年学生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

根据第十八条的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校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和青春期教育

根据第十九条的规定,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和青春期教育。

与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互相配合,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

根据第二十条的规定,学校应当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互相配合,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不得加重其学习负担。

禁止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根据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建立安全制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

根据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建立安全制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采取措施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不得在危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设施、场所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学校、幼儿园安排未成年人参加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制定突发事件预案,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根据第二十三条的规定,教育行政等部门和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根据需要,制定应对各种灾害、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预案,配备相应设施并进行必要的演练,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及时救护和报告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

根据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学校对未成年学生在校内或者本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应当及时救护,妥善处理,并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加强管教,送专门学校继续接受教育

根据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管教;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将其送专门学校继续接受教育。依法设置专门学校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保障专门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专门学校的管理和指导,有关部门应当给予协助和配合。专门学校应当对在校就读的未成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专门学校的教职员工应当关心、爱护、尊重学生,不得歧视、厌弃。

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要求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幼儿园应当做好保育、教育工作,促进幼儿在体质、智力、品德等方面和谐发展。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学校对学生事故承担过错责任吗

    学校对学生事故的侵权责任问题。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如果事故是因学校过错造成的,学校需承担过错责任。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学校应承担侵权责任,但若尽到教育、管理职责则可免责。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学校未尽到职责需承担侵权责任。同时,对于学

  • 校园欺凌的法律问题

    校园欺凌的法律问题,指出校园欺凌是一种常见现象,并对受害者造成多方面的影响。学校在全球范围内都面临着校园欺凌的问题,包括一些性质严重的恶性案件。根据相关法律,学校应承担起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保护义务,如果未尽到职责导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学校应

  • 学校自残事件的法律责任问题

    学校在学生自残事件中的法律责任问题。一般情况下,学校不承担学生自残行为的责任。对于学生在学校受到的人身损害,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同时,在上海,公平原则也被应用于学生伤害事故赔偿责任的情况。即使学校没有责任,在特定情况下,法院

  • 遭遇校园暴力时应该如何应对

    校园暴力的应对方法、主要情况和学校应采取的预防措施。遭遇校园暴力时,应保持镇静并展示自信,大声提醒对方违法行为,及时申诉报案。校园暴力的主要形式包括勒索钱物、聚众斗殴和随意伤人等。学校应加强法制和安全教育,严格门卫登记和管理制度,并采取一系列措施预防

  • 学生在校住宿摔伤学校有责任吗
  • 学校对未成年人监管职责的法律依据
  • 未成年人骑电动自行车逆行发生交通事故责任如何认定,赔偿法律依据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