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管辖包括公安机关立案、检察机关立案和人民法院直接受理案件。
公安机关立案管辖范围广泛,除检察院和法院管辖的案件外,均由公安机关管辖。
检察机关立案管辖的案件可分为以下四类:
(一)贪污贿赂犯罪案件;
(二)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案件;
(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案件,包括非法拘禁案、非法搜查案、刑讯逼供案、暴力取证案、虐待被监管人案、报复陷害案、破坏选举案;
(四)其他需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
人民法院立案管辖的是自诉案件,包括以下三类:
(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如侮辱、诽谤案、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虐待案、侵占案;
(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如重婚案;
(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审判管辖可分为级别管辖、地区管辖、移送管辖和指定管辖。
(一)级别管辖:刑事案件一般由基层法院管辖,中级法院管辖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以及可能判处无期或死刑的案件。高级法院管辖省内有重大影响的刑事案件。
(二)地区管辖: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若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可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三)移送管辖:当管辖权错误、不适宜审理或难以审理时,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法院。移送管辖既可能发生在同级法院之间,也可能发生在上下级法院之间。
(四)指定管辖:上级人民法院可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审判管辖不明的案件,也可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将案件移送其他人民法院审判。
专门管辖指的是特定法院对特定刑事案件的管辖。例如,铁路运输法院主要管辖铁路运输系统公安机关或铁路检察院负责侦破的刑事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关于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的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行政案件中享有起诉权利,起诉期限一般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特殊情况可申请延长期限,最终由法院决定。同时,提起行政诉讼需满足一定条件,如原告认为具体
律师在刑事辩护中的职责和作用。律师通过会见嫌疑人、取证、查阅案件材料等方式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和支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无罪、罪轻等意见,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律师在侦查期间可提法律帮助,并可会见
起诉的流程包括起诉书的撰写、立案和交纳诉讼费、法院的审查和开庭审理、法院的判决以及当事人的执行判决。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起诉必须满足原告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并且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
非法经营罪是一种常见的刑事罪行,在进行无罪辩护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首先,辩护人可以主张该犯罪行为是一种经营行为,如果该行为并非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为了公益或慈善目的,则应将其排除于本罪之外。其次,辩护人可以主张该行为未被国家法律、法规予以禁止或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