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统一管理机构是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也可以组织监督抽查。
国家采用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来监督产品质量。对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以及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以及消费者、有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产品进行抽查。抽查的样品应当在市场上或者企业成品仓库内的待销产品中随机抽取。监督抽查工作由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规划和组织。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本行政区域内也可以组织监督抽查。对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如果法律有其他规定,则按照相关法律执行。国家进行监督抽查的产品,地方不得再次抽查;上级进行监督抽查的产品,下级不得再次抽查。根据监督抽查的需要,可以对产品进行检验。检验抽取样品的数量不得超过检验的合理需要,并且被检查人不得收取检验费用。监督抽查所需的检验费用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支付。如果生产者、销售者对抽查检验的结果有异议,可以在收到检验结果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实施监督抽查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上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复检,由受理复检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作出复检结论。
对于进行监督抽查的产品,如果产品质量不合格,实施监督抽查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责令生产者、销售者限期改正。如果逾期不改正,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将予以公告;公告后经复查仍然不合格,将责令停业,并限期整顿;整顿期满后经复查产品质量仍然不合格,将吊销营业执照。对于监督抽查的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章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相关条例。包括目的与依据、适用范围、政府领导与协调、质量管理措施、社会监督和奖励、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等方面。政府应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鼓励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并制定相应的监督检查计划和周期。文章旨在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保护用户和
施工组织的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包括全过程质量检查、质量事故处理、贯标工程的监督和检查、项目质量计划的监督和检查、工程实体质量检查、质量管理意识教育、作业质量检查等方面的内容。文章强调了技术和质检员的工作重要性,并提到了测量放线、设备和材料的质量控制,以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具体要求与措施。该制度旨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安全。具体要求和措施包括烹调加工操作间管理制度和食品原料库房管理制度,以确保食品安全并防止污染和变质。建立和实施
国家机关的推荐行为与产品质量法之间的关系,强调国家机关和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不应推荐或参与产品经营活动。文章还详细阐述了违反产品质量法的处罚方式,包括生产者和销售者的赔偿责任及行政责任,其他相关人的违法行为及责任,以及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及相关行政部门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