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产品质量 > 产品质量认证 > 国家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的管理体制

国家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的管理体制

时间:2025-03-07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29205
我国《产品质量法》第14条第1款规定,国家根据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标准,推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企业根据自愿原则可以向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认可的或者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授权的部门认可的认证机构申请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经认证合格的,由认证机构颁发企业质量体系认证证书。这是我国质量体系认证制度总体组织管理的基本法律依据。我国《建筑法》第53条是关于国家对从事建筑活动的单位推行质量体系认证制度的规定,国家对从事建筑活动的单位推行质量体系认证制度。从事建筑活动的单位根据自愿原则可以向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授权的部门认可的认证机构申请质量体系认证。经认证合格的,由认证机构颁发质量体系认证证书。这两个法律的规定,构成了国家对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工作管理的法律依据。

国家关于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的管理体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统一管理机构

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统一管理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工作。作为最高级别的管理机构,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指导和协调认证工作的实施,确保认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认证机构

被依法认可的认证机构负责具体实施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工作。这些认证机构经过国家认可,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和资质,能够对企业的质量体系进行评估和认证。认证机构负责审核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其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并发放相应的认证证书。

地方政府监督部门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管理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部门负责执法监督。这些部门负责对企业的质量体系认证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认证工作的合规性和公正性。他们还负责处理认证过程中的投诉和纠纷,并对违反质量体系认证规定的企业进行处罚。

通过以上的管理体制,国家能够有效地管理企业的质量体系认证工作,保障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升,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国家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的管理体制

    国家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的管理体制。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统一管理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被认可的认证机构负责具体实施认证工作,审核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合规。地方政府监督部门则负责执法监督,确保认证工作的公正性和合规性。这一体制有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文件编制的专业律师意见

    如果前期工作不做,直接编制体系文件就容易产生系统性、整体性不强,以及脱离实际等弊病。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实施程序是什么

    若经审查不符合规定的要求,认证机构将及时与申请单位联系,要求申请单位作必要的补充或修改,符合规定后再发出“接受申请通知书”。现场审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查证质量手册的实际执行情况,对申请单位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做出评价,判定是否真正具备满足认证标准的

  • 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意义是什么

    (一)有利于提高商业企业的管理水平。ISO9001标准强调职责明晰、规范操作、严格过程监控、确保过程质量。ISO9001标准给出的“过程方法”,引导组织根据具体业务的不同特点识别过程及其相互关系,包括:识别顾客需求和期望等与外部顾客有关的过程、组织内部前、后工作接口

  • ISO9000和ISO9001认证的区别是什么
  • 承诺书的格式是怎么样的
  • 经济纠纷承诺书有用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