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益法 > 消费权益法规 > 诱导消费可以认定为消费欺诈行为吗

诱导消费可以认定为消费欺诈行为吗

时间:2023-10-20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0024
一些商家在经营中会诱导消费者进行消费,让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买了许多自己根本不需要的产品。等消费者醒悟过来后,觉得商家的行为根本不符合正当经营的原则,那诱导消费可以认定为消费欺诈行为吗?今天来听听手心律师网小编的说法。

诱导消费是否构成消费欺诈行为

一般情况下,诱导消费并不被认定为违法或犯罪行为。营销活动的目的是促使无购买意向的人进行消费,或者引导消费意愿较弱的人进行消费。然而,在特定情况下,对于老年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的诱导行为可能构成不道德的销售行为。如果针对儿童的诱导行为导致其误解并损失财产,消费者可以通过撤销合同来挽回损失。然而,如果消费者被诱导导致错误认知并因此损失财产,则可能构成诈骗行为。

消费欺诈行为的认定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工商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消费欺诈。

1.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时采用的手段

根据《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以下行为之一可被认定为欺诈行为:

  • 在销售的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
  • 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商品;
  • 故意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
  • 骗取消费者价款或费用而不提供或不按约定提供商品或服务;
  • 不以真实名称和标记提供商品或服务;
  • 以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或服务;
  • 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现场说明和演示;
  • 采用虚构交易、虚标成交量、虚假评论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销售诱导;
  • 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或服务;
  • 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体验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或服务;
  • 谎称正品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
  • 夸大或隐瞒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质量、性能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信息误导消费者;
  • 以其他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方式误导消费者。

2. 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误导消费者

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误导消费者应以一般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和识别能力为准。如果该行为足以使一般消费者产生误解,即构成欺诈行为。如果该行为不足以使一般消费者产生误解,个别消费者应证明自己确实产生了误解以主张欺诈行为的成立。经营者实施欺诈行为通常会导致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损,但认定消费欺诈行为并不要求消费者实际遭受损失或受到损害,只要经营者的行为足以误导消费者即可被认定为欺诈。

3. 经营者是否具有实施欺诈行为的主观故意

虽然法律和法规并未明确规定构成欺诈行为必须具备主观故意,但从欺诈行为的定义来看,经营者有意掩盖事实真相以误导消费者,因此“欺诈”一词本身已经暗示了经营者具备主观故意。因此,在以下六种情形下,如果经营者无法证明自己没有欺骗或误导消费者的故意,就属于欺诈行为:

  • 销售不符合人身和财产安全要求的商品或服务;
  • 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
  • 销售伪造产地、伪造或冒用他人的厂名或厂址、篡改生产日期的商品;
  • 销售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商品;
  • 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或服务;
  • 销售伪造或冒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商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网上团购是否有发票?

    网上团购是否有发票的问题,根据发票管理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网上团购应该提供发票。商家拒绝开具发票是违法行为,消费者有权索要发票,商家若拒绝提供发票,涉嫌偷税漏税。消费者在遇到商家拒绝开具发票时,可以向税务部门举报或拨打纳税服务热线投诉。

  • 气表被装反业主是否可以不支付报酬

    燃气管理条例对于装反气表的规定,以及业主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可以不支付报酬的问题。燃气经营者有责任向用户提供持续、稳定、安全的燃气供应,并指导用户安全用气。如果气表被装反,业主有权要求工人重装,且如果工人拒绝,可以不支付费用。同时,燃气用户也需要遵守相关

  • 网上购物维权的途径及方法

    网上购物维权的途径及方法。包括平台调解、消费者权益保证金、实名制和工商登记制度、投诉工商部门、购物网站的维权时效规定以及经营者责任和赔偿等方面。消费者在遇到网络购物纠纷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 签署房屋买卖协议违约应承担赔偿责任

    签署房屋买卖协议后的违约赔偿责任问题。根据法律规定,违约方需承担赔偿责任以弥补对方损失。违约金计算涉及购房者逾期付款和售房者逾期交房两种情形,违约方需支付违约金及占用资金的利息。同时,经营者对消费者欺诈行为亦需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 商品价格偏高涉嫌欺诈怎么办
  • 餐馆要求加收清洁费的合法性分析
  • 教育机构虚假承诺违反法律第几条
消费者权益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