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放火罪的概念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二)放火罪的构成特征
从犯罪构成的角度来看,放火罪包含如下构成要件:
1、犯罪客体
放火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一种,其犯罪客体是公共安全,既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权。
2、犯罪客观方面
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3、犯罪主体
一般主体,并且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本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犯罪主观方面
主观方面是故意,其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一)焚烧自己财物
标准看其是否危害公共安全。如果威胁到公共安全,则属于放火罪;如果没有,则不以犯罪论处。一般而言,对独门独户放火不宜以放火罪论处。
(二)放火罪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
1、以放火的手段杀害(烧死)特定个人的行为,即为了杀人而使用危险方法,危害或者足以危害到公共安全的,以放火罪论处。
2、为了杀人而使用了危险的方法即指向的特定的对象,没有也不可能危害到公共安全的,应当以故意杀人罪或者伤害罪论处。如在单独的一家人房屋放火以及在某人家中的饭碗中投毒。
3、杀人以后,使用危险方法毁尸灭迹的,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三)放火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
放火焚烧财物,危害到或者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定放火罪;如果放火焚烧的是他人财物,并没有危害公共安全,可以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四)放火罪与破坏交通工具罪、交通设施罪
行为人以放火的方法实施破坏交通工具或者交通设施等,既具备放火罪的构成要件,也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或者交通设施罪的要件,此种情形属于法规竞合,应当适用破坏交通工具罪或者破坏交通设施罪定罪处罚。
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损害极端严重的,处死刑或无期徒刑。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的解答。关于放火罪是指什么的问题,看到这里相信您已经十分清楚。如果您还有进一步的要求或者疑问,比如对于放火罪的主观方面应当如何理解,或者对于刑法规定的“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应当怎样把握,这些问题和司法实践密不可分,如果大家对于这个问题还有什么疑惑,我们有专业刑事辩护律师为您服务。
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备案规定。该规定适用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工作。备案原则包括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备案程序要求制定机关在规定时间内报送备案,并需要提交备案报告、正式文本和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及处理方式。法律规定,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且用于个人营利活动构成挪用公款罪,需追缴违法所得。根据不同情况,如挪用时间、是否归还、是否用于营利或非法活动等,对挪用公款罪进行具体认定和处理。追缴违法所得是重要补充措施。
中国于1月1日开始实施的经济犯罪相关法律规定,特别是针对非法集资的处理规定。讨论了非法集资罪的认定方式,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和犯罪客体。文章强调了对单位这一法人主体的规定以及对非法集资行为司法实践的规范,同时指出非法集资涉及人数众多、涉案金额大
香港地区自杀未遂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参照我国刑法理论,需考虑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和客观方面四个要素来判断。如果自杀未对其他利益造成损害,不构成犯罪;反之则构成犯罪。如战时士兵自杀侵犯了国家安全利益,构成犯罪。乞丐自杀未对其他合法利益造成损害,则不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