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参与分赃的人来说,他们肯定是不能被认定为无罪的。然而,是否属于共同犯罪,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对于只参与分赃而没有参加实际犯罪行为的人,需要进行具体分析来确定其定性:
如果参与分赃的人参与了犯罪预谋或为犯罪准备了工具等活动,即使没有亲自实施具体的犯罪行为,仍然可以被视为共同犯罪。在这种情况下,该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大小将决定其承担的刑事责任。
对于实际参与分赃的人,一般情况下不会被认定为犯罪,只需要将所得赃物退还给被害人即可。然而,如果该人明知所得物为赃物,并以转移、窝藏赃物为目的参与分赃,那么将构成违法行为。特别是在严重情况下,如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该人将承担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对于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被视为共同犯罪。在需要负刑事责任的情况下,根据所犯罪的性质进行分别处罚。
由于共同过失行为不具备共同故意行为的整体性,因此不被视为共同犯罪。换句话说,共同过失行为由于缺乏同谋的特点,其社会危害性不及共同故意行为大,因此只需要对过失行为进行单独处罚即可。但是有一个例外情况,根据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的解释第5条第2款的规定,如果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领导、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导致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将被视为交通肇事罪的共同犯罪处理。
例如,武警擅离职守导致罪犯逃跑。在这种情况下,前者的过失行为并不构成与后者的故意行为之间的共同犯罪。
间接正犯指的是故意犯罪人利用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或者不知情者犯罪的行为人。由于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不构成犯罪,不知情者也没有犯罪故意,因此利用人和被利用人之间不构成共同犯罪。
例如,甲乙二人在河两岸伏击丙并同时开枪致使丙死亡。由于甲乙二人之间没有共同的故意,所以不构成共同犯罪。
公司逃税行为是否构成单位犯罪的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当单位经过组织策划实施偷税行为时,可以认定为单位犯罪。文章还详细阐述了逃税罪的构成要件、刑罚、扣缴义务人的责任以及多次实施逃税行为的处理方式,同时提及了补缴税款和追究刑事责任的相关
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要件、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主体要件要求二人以上,包括多个自然人、单位以及自然人与单位的共同犯罪。客观要件指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包括共同作为、共同不作为以及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等。主观要件则指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
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的辩护观点。文章认为被告人主观恶性较小,犯罪情节轻微,且作为未成年人,应当从轻处罚。文章详细阐述了被告人的行为特点、主观态度以及未成年人身份等因素,并希望法庭能够依据相关法律对被告人进行适当惩罚,同时体现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为主、惩罚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轮奸的法律处罚规定。轮奸作为强奸罪的一种情节加重犯,当两人以上共同故意先后强行与同一妇女发生性关系时,构成轮奸。其处罚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而定,包括强奸妇女多人、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等。同时强调,轮奸情节的实际发生是构成轮奸的必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