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种类 > 死刑 > 死刑的概念和死刑的适用对象

死刑的概念和死刑的适用对象

时间:2024-12-23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0792
【死刑的概念和死刑的适用对象相关法律知识科普】死刑是最为严厉的刑罚,我国死刑已经实行几千年了。只有面对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才能考虑适用死刑的。如果判决适用死刑的话,是需要报经最高人民法院作出死刑复核裁定的。那么,死刑的概念和死刑的适用对象是什么呢?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欢迎阅读了解。

死刑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死刑,又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是一种最古老的刑罚形式,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

死刑适用对象

通常情况下,被判处死刑的犯人都是犯下了严重罪行。尽管对于“严重罪行”的定义存在争议,但在目前仍然保留死刑制度的国家中,普遍认为“谋杀”是判处死刑的重要理由之一。

死刑是一种极为严厉的刑罚,也被称为“生命刑”或“极刑”。

我国现行刑法共有68种适用于死刑的罪名。目前,我国尚不能取消死刑的主要原因是国情决定的。由于人口众多,整体国民素质较低,对犯罪的仇视情绪、对死刑的认可程度(这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以及根深蒂固的“杀人偿命”等原始法律观念,以前法院宣判死刑布告中常出现“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是“中国特色”。然而,取消死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要求,事实上,我国在近期的司法实践中已经减少对非暴力犯罪的死刑(尽管最高人民法院并没有公开承认这一事实)。

死刑的严格限制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所谓“罪行极其严重”,是指对国家和人民造成极其严重危害且情节特别恶劣。即使是这样,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死刑的情况,也可以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因此,要判处死刑的犯罪行为必须符合刑法分则中具体犯罪行为的法定情节,包括“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造成严重后果、致人重伤、死亡、损失特别严重”等规定。

法律依据:《刑法》

根据《刑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

1. 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2. 审判时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及判决标准

    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及判决标准,包括单位犯罪的定义、刑罚以及法人代表在企业犯罪中的责任。同时,针对偷税行为的刑事责任及判决标准和法人代表在偷税犯罪中的法律责任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不同情况下法人代表承担法律责任的具体情况。

  • 宣判死刑后的执行时间

    中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死刑执行时间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确定执行死刑后,会通知下级人民法院进行执行,并要求在七天内完成。但出现特定情形如判决错误、罪犯重大立功表现或怀孕等,应停止执行并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停止执行后,需按照法律规定处理。

  • 管制刑期的确定

    管制和拘役两种刑罚的刑期确定、计算及适用对象的特点。管制作为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其刑期为三个月以上两年以下,先行羁押可折抵刑期。拘役作为刑罚,由公安机关执行,刑期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先行羁押可折抵刑期,且罪犯可每月回家与亲人团聚。拘役适用对象多为

  • 伪证罪的刑罚

    伪证罪的刑罚规定。根据我国刑法,刑事诉讼中故意作虚假证明等行为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伪证罪的对象是司法机关的刑事诉讼活动,客体要件限于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

  •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刑罚规定
  • 破坏电力设备罪的刑罚
  • 破坏界碑、界桩罪的刑罚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