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险合同中的机动车损失险格式条款规定了保险人在事故中承担赔偿责任的比例。然而,这些条款中的一项规定“保险机动车一方无事故责任或无过错的,保险人不承担赔偿责任。”被认为可能产生鼓励机动车驾驶者违反交通法规的反面作用,与鼓励民众遵守交通法规的社会正面导向背离。
最近,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在一起财产保险合同纠纷案的终审判决中指出,上述格式条款的内容实质上产生了鼓励机动车驾驶者违反交通法规的反面作用,与鼓励民众遵守交通法规的社会正面导向背离。此外,该条款也与保险法理冲突,既不符合缔约目的,也违反了公平原则。
此外,该格式条款客观上免除了保险公司自身的责任,排除了被保险人依法获得赔偿的主要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九条的规定,该条款被认定为无效条款,保险公司不能以此为由免责。
2008年1月2日,无锡市伟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房地产公司”)为其所有的苏B8B089号轿车投保了保险金额为238万元的机动车损失险和不计免赔险。在投保时,保险公司明确向房地产公司说明了免责的保险条款。
机动车损失险条款第十五条规定:“除本保险合同另有约定外,保险人依据保险机动车一方在事故中所负责任比例,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处理事故时未确定事故责任比例,且出险地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事故责任比例没有明确规定的,保险人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保险机动车一方负全部事故责任的,保险人按100%事故责任比例计算赔偿;……保险机动车一方负次要事故责任的,保险人按30%事故责任比例计算赔偿;保险机动车一方无事故责任或无过错的,保险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不计免赔特约条款规定:“保险机动车发生保险事故造成损失,对特约了本条款的基本险在符合赔偿规定的金额内扣除的免赔金额,保险人负责赔偿。”
2008年11月29日,房地产公司的驾驶员李小强驾驶投保车辆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导致驾驶摩托车的王建新受伤,投保车辆受损。该事故经交警部门处理并作出事故认定书,认定李小强负事故次要责任,王建新负事故主要责任。
合同法格式条款的相关规定。在订立合同时,采用格式条款的一方应遵循公平原则,对免责或限制责任的条款需提请对方注意并说明。若格式条款违反民法和合同法强行性规定、违反民法基本原则,如公序良俗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则该条款无效。在解释格式条款
我国法律对于格式条款的解释原则,以及在何种情况下格式条款会被视为无效。当存在多种解释时,解释应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无效情形包括:免除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或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格式条款;违反《合同法》相关规定的格式条款,如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强
格式条款合同的生效要件,包括格式条款的无效情形和注意事项。文中指出格式条款在特定情况下将被视为无效,如免除责任条款不合理、加重对方责任或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等。同时,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此外,对经营者对消费者的限
王女士与中介公司签署的《房屋出售委托登记表》的合法性及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中介公司提供的格式合同中,某些条款限制了王女士的缔约自由权,被视为无效,中介公司无权要求王女士支付违约金。然而,中介公司确实提供了居间服务,王女士应支付必要的居间费用。涉及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