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法》和《解释》的规定,特别自首的主体范围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这些人身自由受限的人是由于涉嫌刑事犯罪而被采取强制措施或处罚。强制措施包括逮捕、刑事拘留、监视居住、取保候审和拘传。此外,对于在侦查中受到依法传唤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也属于特别自首的主体范围。正在服刑是指人民法院的判决已经生效,对犯罪分子执行死缓、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对于被判处拘投、有期徒刑宣告缓刑和假释、监外执行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间、假释期间、监外执行期间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也符合特别自首的主体范围。
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犯罪较轻,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果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属于特别自首。
即使犯罪嫌疑人不符合前两条规定的特别自首情节,但是如果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以从轻处罚。如果因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避免了特别严重的后果发生,可以减轻处罚。
职务侵占案件中自首的减刑规定。根据不同的自首情形,犯罪嫌疑人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减刑。若犯罪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时主动投案,可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若已被司法机关发觉但尚未受到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时投案,可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此外,如实供述未掌握的罪行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一般自首与准自首仅规定于刑法典总则中,而特别自首制度则是由刑法典分则所自行设立和规定的。一般自首适用于人身自由未受到剥夺、存在投案条件的所有犯罪人;准自首仅适用于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特别自首则适用于犯有对公司和企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