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减刑、假释的条件
(1)罪犯在服刑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
“确有悔改表现”应当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
①认罪服法,确有悔过自新的实际表现;
②认真遵守监规,自觉接受教育改造;
③积极参加政治、文化、技术学习;
④积极参加生产劳动,爱护公物,积极完成劳动任务。
具有下列表现之一的,应当视为“确有立功表现”:
①检举揭发看守所内外犯罪分子的犯罪活动,或者提供重要破案线索,经查证属实的;
②阻止他人犯罪活动的;
③在生产、科研中进行技术革新,成绩突出的;
④在抵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表现积极的;
⑤其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贡献的。
(2)罪犯在服刑期间,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①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②检举看守所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③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④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事迹特别突出的;
⑤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⑥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假立功的处罚措施。针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伪造犯罪嫌疑人立功材料造成假立功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相关人员将受到刑事处罚。具体处罚措施包括徇私枉法罪和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刑罚,最高可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重大立功表现的定义及量刑标准的界定。犯罪分子通过检举、揭发他人重大犯罪行为,提供重要线索,阻止犯罪活动,协助抓捕犯罪嫌疑人等行为可视为重大立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重大立功的犯罪分子可获得减刑或免除处罚。文章还涉及相关法律规定,如犯罪分
服刑期间逃离监区构成脱逃罪,主要表现为行为人故意脱离监管机关的羁押和监管。脱逃罪的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对罪犯、犯罪嫌疑人、被告的羁押和监管秩序。脱逃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从监狱、看守所、拘留所、少管所、劳改农场以及其他合法羁押场所和押解途中脱逃的行为
犯罪嫌疑人的近亲属在犯罪嫌疑人被羁押于看守所期间一般是不能探视,但根据《看守所条例》第28条的规定:人犯在羁押期间,经办案机关同意,并经公安机关批准,可以与近亲属通信、会见。犯罪嫌疑人经法院判决生效在看守所或者监狱服刑的,近亲属可以依照相关规定进行探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