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破坏经济秩序罪 > 虚构工程款是否属于合同诈骗

虚构工程款是否属于合同诈骗

时间:2024-09-13 浏览:5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2235
在现实生活中,建筑合同中会有对工程款支付时间、方式等做了详细的说明,开发商应该要定期的向施工方支付工程款,有些公司是打着欺骗的旗号来骗施工方单位。那么,虚构工程款是否属于合同诈骗?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虚构工程款是否属于合同诈骗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虚构工程款的行为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合同诈骗罪是指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如果虚构工程款的行为满足以下情形之一,且数额较大,将受到刑事处罚:

一、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

如果行为人以虚构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以此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构成合同诈骗罪。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产权证明作担保

如果行为人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产权证明作担保,以此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构成合同诈骗罪。

三、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

如果行为人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以此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构成合同诈骗罪。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后逃匿

如果行为人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后逃匿,构成合同诈骗罪。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

如果行为人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构成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与一般合同纠纷的界限

合同纠纷与合同诈骗罪在某些方面存在相似之处:

一、产生于民事交往过程中

合同纠纷和合同诈骗罪都是在民事交往过程中产生的,且都以合同形式出现。

二、对合同规定的义务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

合同纠纷和合同诈骗罪都涉及到对合同规定的义务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

三、存在欺骗行为

合同诈骗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虚构事实或隐瞒事实真相,而合同纠纷中的当事人有时也伴有欺骗行为。

四、非法占有特定物

合同诈骗罪和合同纠纷都涉及非法占有特定物。

尽管合同诈骗罪和合同纠纷有相似之处,但两者也有本质的区别。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是区分两者的关键。

行为人的主观目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

1、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有无履行合同的能力

行为人签订合同时有无履行合同的能力不能作为区分诈骗和合同纠纷的标准,但在某些情况下,对于是否具有骗取财物的目的有重要意义。例如,行为人在没有货源的情况下,为了营利而与他人订立了供货合同。在收到预付款后,行为人仍未找到货源,但表示愿意偿还货款并承担违约责任。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虽然在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的情况下与他人签订了供货合同,但从整个活动来看,主观上并没有诈骗的目的,因此不能认定为诈骗,而应当作为合同纠纷处理。相反,有些人明知自己没有能力履行合同,但仍与他人签订合同,一旦收到货款,便逃之夭夭或挥霍无度,这些人签订合同是假的,骗取财物是真的,应当以诈骗罪处理。

2、行为人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有无欺骗行为

行为人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没有欺骗行为,即使合同未能完全履行,也只能作为合同纠纷处理,不能定为诈骗罪。然而,如果行为人伪造证件、使用假证件、编造谎言、骗取信任,掩盖其根本无力履行合同的真相,给对方造成重大损失,应当以诈骗罪处理。

3、行为人在签订合同后有无履行合同的实际行动

行为人有履行合同的诚意,在签订合同后会设法创造条件使合同得以履行。如果行为人根本不履行合同,一旦货款到手就挥霍无度,造成无力偿还,这种行动足以证明其根本无意履行合同,完全是出于骗取财物的目的,应当以合同诈骗罪处理。

4、行为人在违约后是否愿意承担违约责任

一般情况下,行为人若有履行合同的诚意,发现自己违约或对方提出违约时,即使可能提出辩解以减轻责任,也会采用事在事有的态度承担违约责任。然而,有些人明知自己违约且不可能履行合同,往往采取逃避方式,使对方无法追回经济损失,说明其主观上具有骗取财物的故意,应当以合同诈骗罪处理。但对于那些外出躲债或在谈判中辩解、否认违约的人,一般不能认定为合同诈骗罪,而应当作为合同纠纷处理。

5、行为人本履行合同的原因

合同未履行的原因可能是主观和客观两种情况。如果行为人享受了权利却不愿意承担义务,导致合同未履行,说明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应当以合同诈骗罪处理。然而,如果行为人尽力履行合同,但由于不可预料的事实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应当作为合同纠纷处理,不能定为合同诈骗罪,因为这种情况下行为人没有骗取财物的目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无效对合同诈骗罪的影响

    合同无效与合同诈骗罪的关系以及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合同无效并不会影响对合同诈骗罪的认定,合同诈骗罪具备特定的情形,包括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财物等。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包括返还财产、折价补偿和赔偿损失等。

  • 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认定问题

    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认定问题,主要围绕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性质和“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展开。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性质应参照现行《合同法》的合同范围。同时,探讨了在经济转型时期一些合同当事人的行为如何认定,特别是在没有资金情况下依靠虚构事实骗取资金的情况

  • 赌博行为的认定及其与其他犯罪的区分

    赌博行为的认定及其与诈骗和抢劫等犯罪的区分。赌博罪与其他犯罪的区分主要在于主观上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客观上是否具有聚众赌博等行为。对于赌博罪的量刑标准,根据刑法规定,不同情况会有不同的处罚。同时,文章也详细阐述了赌博罪与诈骗罪和抢劫罪的具体区分和定罪情

  • 合同诈骗罪的瑕疵及解决方法

    合同诈骗罪存在的瑕疵和争议,包括合同的定义、欺诈行为的要件以及损失的计算等方面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明确合同的定义、明确欺诈行为的要件和统一损失的计算标准等解决方法。旨在促进执法者正确理解和执行合同诈骗罪,维护公平和诚信的商业交易环境。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从犯的刑罚确定
  • 刑事第二审辩护词
  • 电信诈骗的追回问题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