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侵犯人身民主权利罪 > 哪些情形构成绑架罪

哪些情形构成绑架罪

时间:2024-07-20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2775
【哪些情形构成绑架罪相关法律知识科普】对于绑架犯罪来讲,法律中也是规定了相应的构成要件。实践中,对某个行为进行构成绑架罪判定的时候,就需要了解清楚绑架罪的构成要件有什么内容。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将在下文中为您详细介绍,欢迎阅读了解。

绑架罪的构成要件及认定方法

一、绑架罪的构成要件

1、侵犯的客体:绑架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绑架犯罪通过暴力、胁迫、麻醉等手段将他人非法绑架,并限制他人的人身自由,常常伴有殴打、辱骂等行为,严重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对于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绑架犯罪,同时也侵犯了被害人的财产权利,属于严重的暴力犯罪。绑架罪的侵害对象是有生命的自然人,不分男女老幼。

2、客观表现:绑架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犯罪嫌疑人使用暴力、胁迫、麻醉等手段非法绑架或劫持他人,以及偷盗婴幼儿的行为。绑架他人是指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强迫或劫持被害人到特定地点并控制其行动;偷盗婴幼儿是指在婴幼儿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备的情况下,将婴幼儿偷走或哄骗带走以要挟他人。

3、犯罪主体:绑架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的自然人。

4、主观故意:绑架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犯罪,目的是为了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个人目的。行为人的目的是否达到并不影响绑架罪的成立。

二、如何认定绑架罪

(一)注意区分绑架罪与抢劫罪的界线

绑架罪与抢劫罪都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加害或威胁被害人,都有非法获取他人财物的目的。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

1. 犯罪手段不同:绑架罪是绑架并控制他人后以加害被绑架人相威胁,要求被绑架人的亲属或其他关系人支付财物;抢劫罪是当场劫取财物。

2. 索取财物的时间、地点不同:绑架罪先有绑架行为,后有勒索财物行为;抢劫罪是当场劫取或强迫被害人交出财物。

3. 索取财物的数额不同:绑架罪按照犯罪嫌疑人的要求将一定数额的财物送到一定地点,犯罪嫌疑人可以漫天要价;抢劫罪一般限于被害人随身携带的财物。

4. 实现犯罪目的的方式不同:绑架罪通过将被绑架人作为人质胁迫其亲属或其他利害关系人支付赎金,犯罪目的必须通过被绑架人以外的第三人实现;抢劫罪直接从被害人身上劫取财物,不涉及第三人。

(二)注意绑架罪与以逼取债务为目的的非法拘禁他人的区别

绑架罪与以逼取债务为目的的非法拘禁他人的行为都是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将被害人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也都有财产目的。主要区别在于:

1. 侵犯的客体不同:绑架罪侵犯的是被害人的人身和财产权利,是复杂客体;非法拘禁他人逼取债务的行为仅侵犯被害人的人身权利,属于单一客体。

2. 犯罪目的不同:绑架罪是为了向被害人的亲属或其他利害关系人勒索财物或要挟满足其他非法条件;非法拘禁他人逼取债务的目的是为了迫使债务人履行债务。

3. 犯罪侵害的对象不同:绑架罪侵害的主要是犯罪嫌疑人认为经济条件较好的任何公民或其利害关系人;非法拘禁他人逼取债务犯罪侵害的对象主要是债务人或其利害关系人。

4. 犯罪手段和目的的合法性:绑架罪的犯罪手段和目的都是严重违法的行为;非法拘禁他人逼取债务的行为目的合法,只是采取了非法手段。

5. 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程度不同:绑架罪的犯罪分子具有较大的主观恶性;非法拘禁他人逼取债务的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较小。

(三)绑架罪与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中以暴力、胁迫或麻醉方法绑架妇女、儿童行为的区别

主要区别在于:

1. 侵犯的客体不同:绑架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身权利与财产权利;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

2. 犯罪目的不同:绑架罪的目的是为了勒索财物;拐卖妇女、儿童的目的是为了出卖谋利。

3. 犯罪侵害的对象不同:绑架罪侵害的对象是任何年龄的公民,不分男女老幼;拐卖妇女、儿童的对象仅限于妇女和儿童。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被欺凌者

    被欺凌者的性格特点,他们通常内向、害羞、怕事,缺乏社交技巧,容易成为被欺凌的对象。文章还讨论了殴打与犯罪的区别,尤其是与故意伤害和故意杀人罪的界限,需要考虑行为是否损害人体组织和器官机能以及损害的程度。此外,文章还探讨了过失致人死亡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

  • 盗窃罪的追诉时效限制

    盗窃罪的追诉时效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盗窃案件一旦立案侦查,不受追诉时效限制,但犯罪经过一定期限后将不再追诉。对于不同等级的刑罚,有不同的追诉期限。特定情况下,如逃避侦查或被害人提出控告并被相关机关立案,追诉期限将不受限制。

  • 直接故意杀人罪的法律处罚

    直接故意杀人罪的法律处罚。犯此罪者,根据不同情节,可处以死刑、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情节严重包括卑劣动机杀人、极端残酷手段杀人、特定对象杀人等。而情节较轻则包括防卫过当、义愤杀人、激情杀人等情况。此外,对于受嘱托杀人、帮助自杀和生母溺婴等也有相应的法律

  • 取保候审与拘役的关系

    取保候审与拘役在中国法律体系中的关系和适用。取保候审不属于刑事羁押措施,不能抵押刑期,而拘役是一种适用于犯罪性质较轻的刑罚,可用于抵押刑期。取保候审适用于可能被判处较轻刑罚、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的犯罪嫌疑人。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拘役的适用对象和条件。

  • 通缉的条件及通缉令发布的机关、范围
  • 最高院关于侵占罪自诉案件的量刑标准
  • 假释的法律条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