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 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怎么判刑

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怎么判刑

时间:2020-07-21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3277
违反文物保护法规,明知是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而予以损毁,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犯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当然,如果没有达到情节严重标准,则不构成本罪,对此,需要严格加以把握。另外,成立本罪须以违反文物保护法规为前提,没有违反文物保护法规的,不犯本罪。那么,什么叫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究竟故意损毁文物罪判多少年?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将在下文中为您详细介绍,欢迎阅读了解。

二、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判多少年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什么叫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

(一)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的概念

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是指违反文物保护法规,明知是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而予以损毁,情节严重的行为。

(二)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的构成特征

1、犯罪客体

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有关名胜古迹的管理秩序。对象则为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所谓名胜古迹,包括风景名胜及文物古迹。其中,风景名胜,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较集中,环境优雅、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区。根据其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的大小,环境质量的高低,规模大小,游览条件的优劣等,可分为国家重点、省级和市县级3级风景名胜区。所谓文物古迹,是指与名人事迹、历史大事有关而值得后人登临凭吊的胜地、建筑物以及文物保护单位。

2、犯罪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情节严重的行为。所谓损毁,是指损坏和毁灭,具体方式多种多样,如捣毁、砸碎、拆除、污损、挖掘、刻划、焚烧、炸毁等等。一般表现为积极的作为方式,如损毁景物、建筑物;破坏园林植物;在名胜古迹区盖违章建筑,拒绝拆除等、但也不排除可以由消极的不作为方式构成。

3、犯罪主体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犯罪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明知是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而加以损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