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担保法律法规 > 物权法 > 物权的取得是指什么

物权的取得是指什么

时间:2020-05-25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358
对于物权方面的知识很多人都懂得不多,这就造成了一些法律上的知识欠缺。那么,物权的取得是指什么?这也是大家不清楚的一点,我们需要从法律上的规定来进行了解,才能知道其中的含义。对于这个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物权的取得是指什么

物权取得是主体取得客体物的某种物权的行为或过程。物权是一种排他的支配力,物权取得即是在特定主体与特定客体物之间建立排他支配关系。因此,物权的取得是主体与客体在法律上的结合,即主体对客体物排他支配关系的建立。

相关法律知识

《物权法》

第七条 物权的取得和行使,应当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第八条 其他相关法律对物权另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房屋抵押和房屋按揭的异同

    房屋抵押和房屋按揭的异同,包括法律关系主体、贷款用途和目的、法律关系内容、法律关系的客体以及买卖合同和担保合同标的物的区别。房屋抵押涉及借款人、贷款人和房屋抵押人,贷款用途不特定;而房屋按揭涉及购房人、房产商和按揭银行,贷款专款专用。两者在法律关系内

  • 教师解聘与教育申诉制度

    教师解聘与教育申诉制度的相关内容。教师解聘规定了教师在特定情形下可以被所在学校等机构解聘或给予行政处分的情形。教育申诉制度则为教师等教育主体提供了获得行政救济的途径,促进教育行政救济制度的完善。如申诉处理不当,申诉人可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诉讼。

  •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文章介绍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挪用公款罪的定义以及犯罪主体的特殊性。同时,文章指出借款若经单位批准则不构成挪用公款,挪用特定款物的行为将受到从重处罚。最后提醒读者,本文仅作法律知识普及,不构成法律意见。

  • 封闭空间的遗失物归属的法律判定

    中国关于封闭空间遗失物归属的法律判定。依据中国《民法通则》,遗失物采取不取得所有权主义,失主可通过程序追回。法律明确规定了拾得人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归还遗失物和获得报酬的权利。历史立法采取奖惩并重的方式处理遗失物问题。现行民事立法尚未明确规定支付报酬问

  • 城市房地产法中的登记内容
  • 如何区分会员卡充值与非法集资
  • 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限
担保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