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渎职罪 > 哪些人是徇私枉法罪的主体

哪些人是徇私枉法罪的主体

时间:2024-07-17 浏览:7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3692
徇私枉法是我们经常听见的一个法律名词,但是很多人就是不知道徇私枉法指的是什么,法律犯罪中主体是谁?这些都是比较容易遇到的问题,在这里小编告诉大家,通过下面的内容你就清楚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徇私枉法罪的主体身份

一、司法工作人员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徇私枉法罪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具体包括从事侦查、检察、审判工作的人员,如公安、国安、监狱、军队保卫部门的侦查人员,人民检察院的检察人员,以及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

二、非具备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人员

非上述机关的工作人员,或者虽为上述机关的工作人员但不负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人员,一般不能成为徇私枉法罪的主体。如果这些人员参与了构成徇私枉法罪的行为,通常会被认定为共同犯罪。

三、侦查人员

侦查人员是指对刑事案件行使侦查权的专门机关的工作人员,如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负责侦查工作的人员。他们的职权包括搜集证据、揭露和证实犯罪、查缉犯罪嫌疑人,并实施必要的强制措施。

四、检察人员

检察人员主要指检察院的检察员或负有检察职责的人员。他们的职责包括对检察院直接受理和公安机关移送的刑事案件进行侦查、审查起诉、提起和出庭支持公诉等。根据法律规定,他们还要对公安机关的侦查、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以及案件判决、裁定的合法性进行监督。

五、审判人员

审判人员是指在法院行使审判权的工作人员。只有上述人员才有可能在立案、侦查、预审、起诉、审判等活动中徇私枉法、徇情枉法。

无身份者是否能被认定为渎职罪

从渎职犯罪的构成要件来看,渎职犯罪的实施行为是指行为人反映渎职犯罪违背职责义务的作为或不作为。其中,一个内在要素就是职务行为。因此,即使是有身份者和无身份者共同实施了事实上的行为,两者并非都可以被认定为共同实行犯,只有有身份者才能被认定为实行犯,而无身份者只能被视为教唆犯或帮助犯。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徇私枉法罪的客观表现

    徇私枉法罪的客观表现,包括对明知无罪的人进行追诉、对明知有罪的人故意包庇以及刑事审判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徇私枉法罪侵犯的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司法工作人员应当严格依法办事,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 渎职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渎职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具体介绍了滥用职权罪和徇私枉法罪的构成要件,以及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的构成要件。如果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行为导致他人实施犯罪行为,将可能构成犯罪,并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

  • 滥用职权是否属于监察委管辖范围?

    滥用职权是否属于监察委管辖范围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滥用职权罪是监察委有权管辖的范围之内的。监察委作为监察机关,对行使公权力的行为进行监督,包括滥用职权行为。监察委有权对滥用职权行为进行调查、审查和追究责任,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保

  • 社会团体成员是否构成滥用职权罪

    社会团体成员是否构成滥用职权罪的问题。罪行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在人大、政府、法院和检察院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导致重大损失将受到刑法处罚。社会团体成员若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中滥用职权造成损失,也将面临刑事责任追究。

  • 玩忽职守的刑事责任
  • 徇私枉法罪的构成要件
  • 徇私枉法罪与滥用职权罪的区别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