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刑法规定,军人在战时违抗命令,对作战造成危害的行为,构成违抗命令罪。构成该罪的条件如下:
1. 行为人具有在战时违抗命令的行为。
军人服从命令是其天职,只有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才能保证统一行动、确保战斗胜利。在战时,故意违背上级命令、错误执行或拒不执行命令的行为,往往会给作战造成危害。因此,在战时违抗命令的行为是构成该罪的条件之一。
2. 违抗命令对作战造成实际危害。
行为人的违抗命令必须对作战行动造成实际危害,即导致作战遭受损失或影响作战效果。
3. 行为人故意违抗命令。
若行为人非故意违抗命令,而是因未及时接到命令或对命令产生误解而未正确执行,不能构成该罪。
对于战时违抗命令,造成作战危害的情况,量刑标准如下:
1. 造成作战、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2. 造成作战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据实际情况,法院会综合考虑罪行的严重程度、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危害后果的严重程度等因素,进行量刑决定。
	
	   遗弃武器装备罪的认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犯战时临阵脱逃、逃离部队等罪行时,如果行为人同时遗弃武器装备,应该实行数罪并罚;其次,需要区分遗弃武器装备罪与战时违抗命令罪的界限,战时违抗命令罪主要追究违抗命令的行为本身,而遗弃武器装备罪则主要表现
	
	   在战时违抗命令罪中,违抗命令的行为本身就是犯罪客观方面的主要内容,是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基本依据,不需要再有其他具体的危害行为;而在违令作战消极罪中,犯罪客观方面的主要内容是临阵畏缩,作战消极,并造成严重后果,违抗命令仅仅是限制条件,说明行为人违反并抗
	
	   本罪侵犯的是部队的战略部署及作战利益。部队执行戒严任务或者处置突发性暴力事件时,以战时论。战时违抗命令,只有对作战造成危害时才构成犯罪。如果行为人违抗命令的行为没有对作战造成危害,则不能构成本罪,应当按照违反军纪处理。
	
	   战时违抗命令罪是指战时违抗命令,对作战造成危害的行为。虽然战时违抗命令罪与战时临阵脱逃罪的法定最高刑都是死刑,但战时违抗命令罪的法定最低刑是3年有期徒刑,比战时临阵脱逃罪的法定最低刑要重,所以应按战时违抗命令罪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