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司法解释 > ()关于办理恐怖活动和极端主义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了哪些内容

()关于办理恐怖活动和极端主义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了哪些内容

时间:2024-03-29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3856
本《意见》于5月印发,2014年印发的《意见》同时废止。之前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与本意见有不一致的,以本意见为准。手心律师小编将意见全文罗列如下,希望能帮助到您。

关于办理恐怖活动和极端主义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一、准确认定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等法律规定,结合司法实践,制定了关于刑法第一百二十条规定的“组织、领导恐怖活动组织”、“积极参加”和“其他参加”犯罪的认定标准。

二、正确适用程序

恐怖活动和极端主义犯罪案件的第一审刑事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或基层人民法院管辖。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级别管辖的规定,决定实行相对集中管辖,并将指定法院名单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三、完善工作机制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办理恐怖活动和极端主义犯罪案件时,应当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确保法律有效执行。对于可能产生分歧或者重大、疑难、复杂的案件,公安机关应当商请有管辖权的人民检察院意见和建议。

恐怖活动和极端主义犯罪案件的管辖权和移送程序

犯罪地公安机关的管辖权

恐怖活动和极端主义犯罪案件一般由犯罪地公安机关管辖。如果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更为适宜,也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

案件移送程序

移送案件时,应当将案件卷宗、提取物证和扣押物品等全部随案移交,保证一案一卷。移送案件的公安机关应当指派专人配合接收案件的公安机关,共同开展后续案件办理工作。

恐怖活动和极端主义犯罪案件中的教育转化和安置教育

区别对待和教育转化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办理恐怖活动和极端主义犯罪案件时,应当坚持对涉案人员区别对待,实行教育转化。对于那些被教唆、胁迫、引诱参与恐怖活动或极端主义活动,或者参与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情节轻微,尚不构成犯罪的人员,公安机关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家庭和监护人对其进行帮教。

安置教育的决定和监督

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恐怖活动罪犯和极端主义罪犯,服刑地的中级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其社会危险性评估结果和安置教育建议,在其刑满释放前作出是否安置教育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安置教育进行监督,对于实施安置教育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提出纠正意见或者检察建议。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法律规定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法律规定,明确了其主体范围及犯罪行为特征。犯罪行为人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导致重大伤亡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将受到相应刑罚。在界定主体范围时,需注意不仅限于企业职工的范畴,还包括其他相关人员。同时,在适用法律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 服刑期间的生活费问题

    服刑期间的生活费问题,指出服刑人员无需缴纳生活费,并详细阐述了监狱为服刑人员制定的生活规范,包括起床、个人卫生、着装、卫生清洁、餐饮、集体行进等方面的规定。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服刑人员的健康问题和与警官的沟通方式,以及劳动规范,如参加劳动、遵守劳动纪律

  • 作弊行为的法律后果

    国家考试中作弊行为的法律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组织作弊、情节轻微的作弊行为、情节严重的作弊行为都将受到法律制裁。同时,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等行为也会被处罚。帮助他人作弊和出售考试试题答案等行为同样要承担法律责任。作弊行为会破

  • 非法采矿罪的司法解释

    非法采矿罪的司法解释,详细阐述了违法行为的界定、定罪处罚、破坏性采矿罪的界定及其定罪处罚等内容。同时,对于鉴定和认定破坏性的开采方法以及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数额进行了规定。对于多次违法行为的处理、单位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和地区标准的确定也进行了明确的说明

  • 公司是否能起诉职务侵占行为
  • 信用卡诈骗罪立案标准的解析
  • 两高出台司法解释规制云盘涉黄行为,12月1日起施行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