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和解和调解是刑事诉讼中常见的解决争议的方式。虽然两者都是通过协商来达成一致,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区别。
和解是指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争议的过程。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和自诉人可以自行达成和解协议。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二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与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和解适用于自诉案件。
调解是指在争议解决过程中,有第三方主持协调的方式。在刑事诉讼中,调解一般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进行。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真诚悔罪、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并达成和解协议。调解适用于民间纠纷引起的涉嫌刑法规定的犯罪案件和过失犯罪案件。
对于和解协议,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相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九条)。而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九十条)。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情况下,不适用和解和调解的程序。
新《刑事诉讼法》对刑事案件和解问题的明确规定。刑事和解主要适用于侵犯人权罪和侵犯财产罪,在被害人获得满意的赔偿和道歉后,可从轻处理被告人。但刑事和解的适用条件有限制,如仅限三年以下刑罚的故意犯罪案件、国家工作人员渎职类过失犯罪不适用等。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刑事案件要和解的,需要双方当事人自愿,自愿和解的,可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申请,并且进行审查。人民调解员将参加刑事和解的各方召集在一起,向他们宣布刑事和解程序正式开始。人民法院或司法行政部门派出的监督员应当对整个和解
和解指当事人自己协商,调解指有第三方主持。第二百八十九条 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第二百九十条 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
双方签订的和解协议有法律效力。《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六条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第二百七十九条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