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担保法律法规 > 物权法 > 拾得遗失物未交还失主会受到什么处罚

拾得遗失物未交还失主会受到什么处罚

时间:2024-07-16 浏览:5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644

拾得遗失物的法律效果

拾得遗失物的定义和行为要素

拾得遗失物是指发现且实际占有该遗失物的行为。拾得遗失物的行为包括发现和占有两个要素。拾得遗失物属于事实行为,拾得人的行为能力与此无关。

拾获他人遗失物拒不退还的法律后果

拾获他人的遗失物并拒不退还可能构成侵占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条的规定,如果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被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且拒不退还,将受到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的处罚。如果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将受到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有期徒刑的期限和执行

根据《刑法》第四十五条和第四十六条的规定,有期徒刑的期限一般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将在监狱或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刑罚。所有有劳动能力的犯罪分子都应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

根据《刑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如果在判决执行之前被先行羁押,每一天的羁押时间将抵押相应的刑期。

将他人遗忘物或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的法律后果

如果将他人遗忘物或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且拒不交出,将受到前述规定的处罚。

这条罪行将依法处理。

拾得遗失物的法律效果

我国《物权法》在《民法通则》第79条的基础上对拾得遗失物的规则进行了改进,具体规定如下:

1. 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给权利人。

2. 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将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

3. 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并知道权利人时,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如果不知道权利人,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

4. 拾得人在将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之前,有关部门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如果因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遗失物毁损或灭失,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5. 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有关部门支付必要的保管遗失物等支出费用。

6. 如果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领取遗失物时应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7. 如果拾得人侵占遗失物,无权要求权利人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费用,也无权要求权利人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8. 如果发布招领公告后的六个月内无人认领遗失物,遗失物将归国家所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拾得遗失物不归还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

    拾得遗失物不归还的法律后果,包括可能面临的民事诉讼和刑事责任。拾得遗失物后,拾得人有报告、保管和归还的义务。不当得利和侵占他人财物将构成犯罪,并受到处罚。拾得人应妥善保管遗失物并及时归还给权利人,否则将承担法律后果。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拾得人的义务,包

  • 家暴男子已道歉,将面临什么处罚

    一起家暴事件,男子对女子实施暴力行为导致轻微伤,警方对男子进行了行政拘留和治安管理处罚。根据反家庭暴力法规定,对于情节较轻的家庭暴力行为,公安机关可以给予批评教育或告诫书处理。同时文章介绍了家庭暴力的主要类型,包括人格障碍、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导致

  • 封闭空间的遗失物归属的法律判定

    中国关于封闭空间遗失物归属的法律判定。依据中国《民法通则》,遗失物采取不取得所有权主义,失主可通过程序追回。法律明确规定了拾得人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归还遗失物和获得报酬的权利。历史立法采取奖惩并重的方式处理遗失物问题。现行民事立法尚未明确规定支付报酬问

  • 城市房地产法中的登记内容

    城市房地产法中的登记内容,包括总登记、初始登记、转移登记、变更登记、他项权利登记和注销登记等。各类登记均有其特定的申请人和申请时限,并需要提交不同的证明文件和合同资料。这些规定确保了房地产市场的规范运作和权益保障。

  • 发生医疗事故医生会面临什么处罚
  • 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会受到什么处罚
  • 医疗事故责任追究不力会受到什么处罚
担保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