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不满14周岁
根据法律规定,不满14周岁的人尚处于幼年时期,缺乏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不具备责任能力。对于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一律不追究刑事责任,但在必要时可以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2. 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14周岁不满16周岁
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的相关规定,已满14周岁但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等罪行时,应当负刑事责任。3. 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
已满16周岁但不满18周岁的人对所有犯罪行为都应负有刑事责任,但根据情况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1. 民事赔偿责任
未成年人犯罪应由其独立承担刑事责任,父母不承担刑事责任。然而,如果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造成国家、集体或他人经济损失,根据《民法》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监护人应承担全部民事赔偿责任。2. 法定监督责任
父母对于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负有相应的道德责任和法定监护责任。如果父母怠于行使监护责任,将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未成年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以及他们的人身权利。根据中国的婚姻法,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责任,血缘关系的父母子女不能断绝关系,但收养关系可以解除。未成年人有人身权利如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和隐私权等,这些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
只有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才不负刑事责任。而醉酒的人是不符合不负刑事责任的法定条件的。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无罪、不负刑事责任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单独适用附加刑,判决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被告人被羁押的时间已到第一审人民法院对其判处的刑期期限的;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
(一)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单独适用附加刑,判决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二)被告人被羁押的时间已到第一审人民法院对其判处的刑期期限的;第一百三十四条 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无罪、不负刑事责任或者免除刑事处罚,被告人在押的,应当在宣判后立即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