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在审查结束后作出,但没有具体规定出具的时间。
根据《国土资源行政处罚办法》的规定:
1. 审理结束后,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以下决定:
(一) 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依据正确、调查审理符合法定程序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二) 违法情节轻微、依法可以不给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
(三) 违法事实不成立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
(四) 违法行为涉及需要追究党纪、政纪或者刑事责任的,移送有权机关。
2. 对于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制作《行政处罚告知书》,并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送达当事人。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应在收到《行政处罚告知书》后的3个工作日内提出。如果口头提出,案件承办人员应当制作笔录。
3. 对于拟给予较大数额罚款或者吊销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等行政处罚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制作《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并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送达当事人。如果当事人要求听证,应在收到《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后的3个工作日内提出。此时,适用《国土资源听证规定》。
4. 如果当事人未在规定时间内陈述、申辩或者要求听证,以及陈述、申辩或者听证中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不成立,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并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送达当事人。《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包括行政处罚告知、当事人陈述、申辩或者听证的情况。
一旦《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在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处罚决定不停止执行,除非法律另有规定。
《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加盖作出处罚决定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印章。
行政执法人员的主要权利与义务,包括职务身份保障权、履行职务权、经济保障权、申诉权等权利以及依法履行职务、服从命令、保守国家秘密等义务。此外,文章还介绍了行政处罚权的设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和地方性法规的设定权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于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关于行政处罚的规定。该法明确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应受处罚的情形,并规定了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时必须明确的事项,包括当事人信息、违法事实、证据、处罚种类和依据等。同时,文章还涉及了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
非法占用五亩以上基本农田或十亩以上非基本农田可能构成犯罪。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擅自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出让、转让或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的,将受到行政处罚,并
个人行政处罚听证的条件包括:对个人处以2000元以上罚款,对违反边防出入境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个人处以6000元以上罚款;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10000元以上罚款;责令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