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工商部门对违法行为作出的行政处罚,在违法行为发生后的两年内未被发现的情况下,不再进行处罚,除非法律另有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情况下,不再给予行政处罚,除非法律另有规定。这一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对于具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违法行为,期限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当案件中的违法事实清楚,但当事人的违法行为情节较轻,没有造成危害后果,并且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况下,办案机关负责人可以作出不予行政处罚的处理决定。需要强调的是,尽管违法事实清楚,当事人仍应承担行政责任,但办案机关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行政机关不能随意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
当事人在承担行政责任时,除了具有客观的违法行为外,还必须具备行政责任能力,即当事人对其行为承担行政责任的能力。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情况下,不予行政处罚,而是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因此,如果经审查认定违法行为是由不满14周岁的人所为时,办案机关应当作出不予行政处罚的决定。
精神病人在精神病发作时,由于无法理解自己行为的后果和社会危害性,因而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的行为。办案机关在查处精神病人实施的违法行为时,必须请有关机构进行科学鉴定。只有确定当事人在实施违法行为时确实处于精神病发作状态,才能认定其为无责任能力人。需要注意的是,醉酒状态的人不属于无责任能力人。
违法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发现的情况下,不再给予行政处罚,除非法律另有规定。行政处罚的目的是教育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违法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发现,说明其社会危害性较低,查办此类案件不仅调查取证难度大,而且会影响行政机关的行政效率。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计算违法所得时的认定办法。该办法旨在规范行政处罚,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计算原则是以当事人违法获得的全部收入扣除直接用于经营活动的合理支出。根据不同违法行为,如违法生产、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传销活动等,有相应的违法所
房东与承租人在工商登记方面的注意事项。房东无权注销承租人的营业执照,应在租赁协议中约定承租人在租赁结束后及时变更或注销营业执照,否则需承担违约责任。同时,承租人搬迁经营场所时需及时办理变更登记,否则可能面临工商部门的责令改正和行政处罚。
股东出资不到位需要承担的责任。股东如未按规定缴纳全部出资,需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在民事责任方面,需补充缴足未到位的出资额并支付违约金,且在公司对外负债时需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行政责任方面可能会面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若存在虚假申报
找工商局只能进行调解,但工商局的调解不具有强制性,对方完全可以不配合,达成调解协议对方也可以不履行。工商局不能对合同违约进行行政处罚或者强制执行。另一种意见认为,本案是合同纠纷案件,因农科业服务站和农化公司违约,导致烟草公司被行政处罚造成损失,需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