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价格行为规则中的12条不准具体内容
时间:2023-11-09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据手心律师网网小编看到不少新闻针对快递行业的服务乱象的新闻,其中就有快递价格乱收费的情况。为此相关部门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北京市快递业价格行为规则中的12条不准具体内容
第10条:不准的行为
根据《北京市快递业价格行为规则》,以下是被禁止的行为:
- 未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公示商品(或服务)价格、服务项目(或内容)、计价规则等内容。
- 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收取未予标明的费用。
- 在同一时间,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一经营场所向消费者使用两种不同标价方式,以低价招徕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的。
- 开展价格促销活动时,相关促销内容、促销商品价格附加条件及对消费者不利的其他限制性条件不标示或者含糊标示的。
- 开展价格促销活动时,使用虚假的或者欺骗性、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方式,虚构原价、虚构降价原因、虚假优惠折扣,诱导消费者消费的。
- 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前有价格承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的。
- 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企业或者消费者合法权益的。
- 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
- 具有竞争关系的快递业经营企业达成、实施价格垄断协议。
- 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企业滥用支配地位,排除、限制价格竞争。
- 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 其他违反价格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违法行为。
相关法律规定
《北京市快递业价格行为规则》
第十一条:价格自律
快递业经营企业应根据其经营条件建立健全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沟通协调机制、争议调解机制、纠错理赔机制等,明确具体部门或者人员受理消费者投诉,及时解决价格纠纷,切实做到依法诚信经营。
第十二条:行业协会的职责
行业协会应按照有关价格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密切关注行业经营企业的价格行为动态,引导和督促行业经营企业诚信经营,依法竞争,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行业协会不得制定排除、限制价格竞争的规则、决定、通知及组织经营企业达成或者实施垄断协议,并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的相关工作。
第十三条:监督检查
快递业经营企业和行业协会应自觉接受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如实、及时提供相关资料。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病危是否能免除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病危是否能免除行政处罚的问题。虽然病危状况本身不能免除处罚,但在特定情况下,如未成年人、精神病人、未被发现的犯罪行为以及特定情节和表现等,可以考虑是否免予行政处罚。
-
失信被执行人的孩子是否可以参军
失信被执行人的孩子是否可以参军的问题。根据征兵政治审查规定,失信被执行人的孩子如果满足政治条件,包括热爱党、祖国、军队等,并且没有涉及其他不符合征集服现役的情形,那么他们仍然可以参军。父母的失信情况不会对孩子的参军资格产生影响。
-
虚假标价
虚假标价、两套价格、模糊标价、虚夸标价、虚假折价、模糊赠售和隐蔽价格附加条件等商家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商家通过各种手段误导消费者,如故意标注虚假价格、使用误导性文字和夸大的宣传语言、虚假的折扣信息以及隐藏附加条件等。这些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破坏了市
-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定义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定义及相关规定。价格欺诈行为是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误导性的价格条件,欺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进行交易的行为。法律规定了价格欺诈行为的定义、适用范围、原则、明码标价和降价销售的要求,以及价格欺诈行为的多种情形和手段。同时,也提到了误导性标价
-
价格欺诈行政处罚的相关法律规定
-
网络团购消费者如何维权
-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