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妇幼权益 > 未成年保护 > 司法保护 > 未成年人遭遇性侵后成年后还能起诉吗

未成年人遭遇性侵后成年后还能起诉吗

时间:2020-05-25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793
未成年人被性侵不仅对他们的身体收到了伤害,心灵也必定受到严重创伤,随着法律的逐步完善,一些当年被性侵的未成年人,如今已经成年,想要起诉性侵者,为自己讨回公道,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告知大家未成年人遭遇性侵后成年后还能起诉吗?

未成年人遭遇性侵后成年后还能起诉吗

未成年人遭性侵,18岁后能状告追偿。

未成年人受到性侵害案件的民事诉讼时效起算规则,拟作出重大调整。10月31日上午,民法总则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二审稿)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二审,草案二审稿规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18周岁之日起计算。”

这意味着,如果儿童期遭遇了性侵害,即便当时没有主张自己的权利、追究侵害方的责任,年满18周岁后仍可以要求侵害方给予民事赔偿。

31日上午,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时作修改情况的汇报时表示,有的全国人大代表、部门、社会公众提出,受社会传统观念影响,不少遭受性侵害的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不愿、不敢公开寻求法律保护。受害人成年后自己寻求法律救济,却往往已超过诉讼时效。为了更好地保护受性侵害未成年人的利益,建议规定诉讼时效起算的特别规则。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给他们成年后寻求法律救济的一线机会,法律委员会研究认为,有必要对未成年人遭受性侵的损害赔偿请求权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作出特别规定,因此增加了这个条款。

草案二审稿增加规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18周岁之日起计算。”

今年6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审草案时,草案一审稿调整了诉讼时效,现行两年的一般诉讼时效期间延长为3年。未成年性侵害案件也适用于该诉讼时效期间。

“如果以18周岁作为起算点,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就普通诉讼时效期间3年而言,至少可以算到21周岁。如果这期间有中止、中断的情形发生,甚至在特定情况下有延长的情形,那么还可以比21岁的时间更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民法学研究会秘书长王-轶解释说。

另外,草案二审稿调整了成年人的监护人范围,将“其他近亲属”纳入需要监护的成年人的监护人范围。

草案一审稿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的监护人范围,只有父母、配偶、子女和其他一些人或组织,没有明确提及兄弟姐妹。

现实生活当中,特别是一些精神障碍患者,可能一生当中既没有结婚也没有生子,很多都是由兄弟姐妹行使监护职责。为了维护被监护人的权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此次草案二审稿明确将被监护人的近亲属也纳入了监护人范围。草案二审稿还特别增加了“临时监护措施”。

草案一审时:对于恢复监护人的规定争议很多。此次草案二审稿对此也进行了修改,进一步限定了可恢复监护人资格的条件,增加了必须是被监护人的“父母”“尊重被监护人意愿”。

草案二审稿新增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被人民法院撤销监护人资格后,确有悔改情形的,经其申请,人民法院可以在尊重被监护人意愿的前提下,视情况恢复其监护人资格,人民法院制定的新监护人与被监护人的监护关系同时终止。”

除此之外,草案二审稿对监护制度还作出了一些修改。将“子女对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父母负有赡养、照顾和保护的义务”这一条中,对父母“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限定删除,即无论父母有没有民事行为能力,子女都要尽到赡养的义务。

在遗嘱监护方面,在父、母遗嘱指定的监护人不一致时,由“以后死亡一方指定的为准”改为“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意愿,根据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确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未成年特困人员能否被福利院接收

    中国未成年特困人员能否被福利院接收的问题。依据《儿童福利机构管理办法》,福利院可以接受未满16周岁的特困人员的收留抚养,并与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签订委托协议。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收养孤儿的限制条件,包括被收养人的年龄、身世背景等,以及收养人的年龄、抚养

  • 童工的法律定义

    童工的法律定义及相关的处罚规定。童工指的是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参与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法律明确规定了使用童工的单位和个人的处罚标准,包括罚款和加重处罚的情况。同时,也明确了哪些情况下不属于童工范畴,如参与家庭劳动、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等。规定由劳动部

  • 未成年人的权利、义务和“违法”“犯罪”的概念

    未成年人的定义及其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文章明确了未成年人包括少年和青少年的不同称呼所对应的法律定义和权利差异,并详细列举了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如政治权利、人身权利等。同时,也阐述了未成年人应承担的义务,如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等。文章还介绍了关

  • 累犯制度在未成年人身上的适用问题

    未成年人在犯罪后的累犯制度适用问题。考虑到未成年人的辨别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有限,法律对于未成年犯罪的处理有别于成年人。再次犯罪的未成年人并不一定具有较大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因此不适用累犯制度中的从重处罚、不得适用缓刑和假释的原则。相反,应依法从轻

  • 16岁聚众斗殴罪轻伤是否会被判刑
  • 工伤赔偿协议的诉讼时效
  • 私人借款赖着不还怎么办
未成年保护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