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案件主要包括七类:
1.治安处罚,包括罚款、警告、拘留等;
2.消防处罚,包括罚款、拘留、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证照等;
3.交通管理处罚,包括罚款、拘留、吊销驾照等,但对罚款没有异议而只对罚分有异议的,由于罚分属于一种管理措施,不是法律规定的申请行政复议范围,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4.出入境管理方面,包括拘留、罚款、驱逐出境等;
5.户籍管理方面,包括对迁出迁入、公安机关出示证明等;
6.认为公安机关不履行职责,包括接警后没有及时处理案件等;
7.认为公安机关在履行法定职责时侵犯了公民人身权、财产权的。
公民在公安机关作出处理结果并送达当事人后60天内申请复议。如果认为最初处理不当,一般在两个月内作出撤销决定,对治安案件一个月内作出决定。
行政复议采用公开审理方式。当事人可委托代理人进行与作出行政行为的公安机关当庭对质、辩论,其他公民可以参加旁听。北京市公安局有关人士称,这种审理方式作为“公开、公正、及时、便民”基本原则的集中体现,进一步增加了复议案件审理过程的透明度,其目的在于以公开促公正,提高公安机关行政复议决定的准确率和公正性。
工伤死亡认定的法律程序。首先介绍申请工伤死亡认定时的受理条件和材料要求,然后详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审查流程和决定。接着提及对于认定结果有异议时的复议和诉讼途径。最后阐述了工伤致死的赔偿标准,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具体内容和
行政复议审查合法性的三个要素。首先,行政机关必须行使法定职权,其设立、变更、撤销及职权范围需遵循法律、法规。其次,具体行政行为的客观事实需清楚、证据需确凿。最后,具体行政行为需适用法律、法规正确。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规定,行政复议机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共同点,包括引起行政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解决行政争议的直接目的、合法性审查为核心、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以及不适用调解等方面。同时,文章还涉及了相关法律规定,如原告资格、被告的确定原则、共同诉讼和第三人的参加诉讼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中关于复议改变是否能加重行政处罚的问题。规定行政复议机关不得对申请人作出更为不利的复议决定,不得针对同一事实加重处罚。同时,如果发现其他违法行为,应移交相应的有权机关处理。此法律适用于中国,旨在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