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妇幼权益 > 未成年保护 > 司法保护 > 最高院公布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案——强奸案

最高院公布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案——强奸案

时间:2024-01-27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825
2015年8月31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通气会,公布了8起人民法院依法惩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玲主持会议,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胡伟新及少年法庭工作办公室负责人出席会议并介绍有关情况,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绍。

最高院公布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案——强奸案

家庭内部侵害未成年人子女案件的公布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三起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例,分别涉及继父性侵未成年继子女、继母故意伤害致其死亡以及亲生母亲教育方式不当致其死亡的案件。这一举措旨在引起社会对再婚家庭未成年人子女人身安全保护问题的关注。胡伟新表示,在教育未成年子女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子女的人身权益和人格尊严,并充分认识到棍棒教育的严重后果。

其他案例

此次公布的案例还包括一起强迫未成年人劳动案和一起家长因婚外情而伤害未成年子女的案件。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总体呈下降趋势

胡伟新介绍,近年来,人民法院审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总体呈下降趋势,每年大约为5万件左右,占全部刑事案件的4%左右。

人民法院依法惩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典型案例

一、王先华强奸案

基本案情

被告人王先华与刘永翠(被害人之母)同居,育有一女王某,刘永翠前夫之女梁某与他们共同生活。2014年1月18日,王某腿部烫伤出院后回到家中,刘永翠担心梁某晚上睡觉时会蹬到王某的烫伤处,于是让梁某与被告人王先华在另一个卧室一起睡觉。当晚,被告人王先华强奸了梁某。

裁判结果

陕西省镇巴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王先华以强行与未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发生性关系,构成强奸罪,应予从重处罚。然而,被告人在庭审过程中自愿认罪,故可酌情从轻判处。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被告人王先华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判决生效后,被告人未提出上诉,公诉机关也未提出抗诉。

典型意义

该案是一起性侵未成年继子女的案件。随着社会的发展,再婚家庭中性侵未成年继子女的案件日益突出。特别是在偏远、落后的西部山区,由于生活习惯和经济条件的恶劣,再婚家庭中的父母往往无法顾及未成年人应具备的人身防范意识和常识,最终导致再婚配偶对未成年人造成长期伤害,给他们带来无法愈合的伤痕。该案提醒公众,应加强妇女和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和常识的普及,共同预防此类恶性案件的发生。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未成年特困人员能否被福利院接收

    中国未成年特困人员能否被福利院接收的问题。依据《儿童福利机构管理办法》,福利院可以接受未满16周岁的特困人员的收留抚养,并与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签订委托协议。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收养孤儿的限制条件,包括被收养人的年龄、身世背景等,以及收养人的年龄、抚养

  • 童工的法律定义

    童工的法律定义及相关的处罚规定。童工指的是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参与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法律明确规定了使用童工的单位和个人的处罚标准,包括罚款和加重处罚的情况。同时,也明确了哪些情况下不属于童工范畴,如参与家庭劳动、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等。规定由劳动部

  • 未成年人的权利、义务和“违法”“犯罪”的概念

    未成年人的定义及其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文章明确了未成年人包括少年和青少年的不同称呼所对应的法律定义和权利差异,并详细列举了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如政治权利、人身权利等。同时,也阐述了未成年人应承担的义务,如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等。文章还介绍了关

  • 累犯制度在未成年人身上的适用问题

    未成年人在犯罪后的累犯制度适用问题。考虑到未成年人的辨别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有限,法律对于未成年犯罪的处理有别于成年人。再次犯罪的未成年人并不一定具有较大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因此不适用累犯制度中的从重处罚、不得适用缓刑和假释的原则。相反,应依法从轻

  • 16岁聚众斗殴罪轻伤是否会被判刑
  • 教师体罚学生的法律法规
  • 怎样变更监护权
未成年保护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