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病人死于手术台上的案例分析
背景
2001年8月,河南省唐河县农民王*臣老汉因右侧胸痛,前往县医院就诊。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情未见好转,于同年10月22日被转至河南开封中国人民解放军陆155医院住院治疗。经过胸透和CT检查,王*臣被诊断为右侧支气管肺癌、肝硬化和食道静脉曲张等疾病。医院的专家会诊后认为,王*臣需要进行开胸探查手术。由于患者的高龄和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等疾病的存在,医院在手术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并向患者家属做了相关手术风险的交代。
手术过程
根据病历记录,2001年10月26日上午,医院为王*臣进行了开胸探查手术,一切顺利进行。然而,下午2时许,王*臣的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经过4个小时的对症治疗,病情仍然恶化,胸引导管持续大量出血。医院与患者家属协商后决定再次进行开胸探查手术。晚上7点,医院对王*臣进行了第二次开胸手术,发现胸腔内有大量腹水和出血,血压无法显示,心率反映差。经过抢救无效,王*臣于次日零时死亡,死因为循环衰竭导致多脏器衰竭。
尸检争议
王*臣的家属认为,医院在手术中存在违规操作,要求进行尸检以明确死因。然而,由于尸检由军队专门机构或地方有关部门进行鉴定的问题产生了较大的意见分歧,导致鉴定一直未能进行。最终,双方同意按照地方有关规定进行尸检,并由医院与殡仪馆联系,医院先垫付了2000元尸体贮存费。然而,由于约定的人员未能如期到齐,尸检未能按时进行。
法律诉讼
2001年11月8日,王*平等死者家属向开封市南关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立案当日,法院带领原告咨询了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开封市卫生局,但双方均无鉴定资格。随后,法院与原告一同前往开封市法医鉴定中心进行咨询,确认该中心具备鉴定资格。然而,由于协商未果,法医鉴定中心的两名法医对尸体进行了解剖,但由于缺乏委托方、尸检意向和患者病历等信息,未能出具鉴定结果。法院征求双方当事人意见,原告认为没有必要再次进行尸检,被告则认为第一次尸检已破坏了尸体的原状,无法再次进行。
庭审与判决
2003年4月24日,开封市南关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庭审中,原告和被告就过错责任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原告认为,在被告医院治疗期间,医院按规定进行了治疗,不存在医疗事故。王*臣的死亡是由于手术并发症导致的,属于正常死亡,医院不应承担赔偿责任。被告医院提出反诉,要求原告支付尚未支付的医疗费和尸体保管费。法院判决医院应当赔偿原告的医疗费和丧葬费,以及死亡补偿金。
结论
这起案件涉及一位花甲病人在手术中死亡的情况。原告家属认为医院存在违规操作,并要求进行尸检以明确死因。尸检的进行受到了双方的争议,导致鉴定一直未能进行。最终,法院判决医院应当赔偿原告的相关费用。这个案例凸显了医疗事故的复杂性和争议性,同时也凸显了尸检的重要性以明确死因。